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ung Health 2024 ILD精粹 丨曹敏教授、刘杰教授、王玺教授专访

2024-05-07作者:寒雪资讯

2024年1月,第11届国际肺健康论坛在西班牙盛大举行。在呼吸系统罕见病领域,大会聚焦于间质性肺疾病(ILD)、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临床诊疗相关的热点话题。为传播领域内前沿新知,本刊特邀南京鼓楼医院曹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杰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玺教授线上参会并进行专访,三位教授结合国外经验与ILD临床实践,为广大临床同道分享参会收获与自身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现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采访顺序按专家姓氏拼音排列)


机制出发,探索ILD更多临床获益



专家简介







曹敏 教授

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江苏省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检验与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研究领域:间质性肺病 呼吸系统疑难杂症

video


【曹敏教授访谈视频】

以下为访谈精粹,更多内容请观看访谈视频


氧化应激通过多种因素影响ILD疾病发生发展

曹敏教授:氧化应激指氧化剂产生与抗氧化防御间失衡,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早期细胞凋亡相关。在ILD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涉及细胞损伤、炎性因子表达与免疫反应等多个方面:


环境因素如吸烟、高氧等可引起肺泡上皮氧化损伤,促进纤维化;同时,氧化应激可诱导促炎因子表达,与炎症反应共同推动肺纤维化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纤维化进程;此外,氧化应激还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相关免疫反应、引起小窝蛋白下调,均可能导致纤维化进展。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导致ILD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肺功能降低和病情恶化。因此,氧化应激是IL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抗氧化治疗可为ILD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

曹敏教授:NAC作为经典祛痰药物,具有抗氧化、调节氧化应激失衡的作用机制,凭借其独特机制,NAC在慢阻肺、支扩及肺部感染等多个疾病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在ILD领域,NAC的抗氧化机制同样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C能够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缓解肺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调节纤维化相关指标,上调小窝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相关临床研究显示,NAC可延缓ILD患者肺功能下降,延长生存期,且兼具良好安全性,进而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由此可见,NAC祛痰、抗氧化的独特机制可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恶化,对于ILD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ILD领域研发着眼于疾病早期诊断与更优治疗疗效

曹敏教授:未来,ILD学科发展的着力点和聚焦于诊断与治疗两大方面。


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对延缓纤维化进程,延长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在诊断领域,深度学习算法与人工智能有助于识别纤维化疾病进展;多种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有助于早期识别疾病进展风险,提示患者预后。


治疗方面,目前ILD领域新药研究步履维艰,多个创新药在研究中折戟,但在临床仍不断探索下,仍有多个创新药物显示出改善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的潜力。同时,症状管理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同样期待研发相关药物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期待未来推进更多临床研究以完善早期识别、监测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率;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够突破壁垒,显著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优化诊疗策略,实现疗效最大化



专家简介







刘杰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导师:钟南山院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总医院 博士后

(罕见病与间质性肺疾病Fellow)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罕见病与间质性肺疾病专业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呼吸遗传及罕见病筹备学组副组长

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 全国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淋巴疾病专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华南区呼吸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罕见病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兼呼吸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委员,兼呼吸罕见病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呼吸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科主任(2014~2015)

华南区罕见病和间质性肺疾病专科门诊创始人、负责人

Director of Rare Lung Disease Clinic 

in Guangzhou of Southern China

Director of Guangzhou LAM Clinic of American LAM Foundation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审稿人、《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委

在Chest、OJRD、PLoS one、JTD等

国外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60余篇

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计委项目等

2023年广东省“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

2003年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

2003 年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医疗擅长:呼吸罕见病、间质性肺疾病


video


【刘杰教授访谈视频】

以下为访谈精粹,更多内容请观看访谈视频


诊断难、治疗难,我国ILD领域面临两大难题

刘杰教授:我国现阶段ILD诊疗领域面临着诊断难、治疗难的两大困境。ILD病种繁多,其症状体征、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均大相径庭,疾病诊断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部分基层临床工作者,早期识别ILD具有较大挑战性,故而导致疾病误诊、漏诊的发生,引起大量医疗资源浪费。因此,“诊断难”是我国ILD领域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加强基层培训、完善转诊制度,建立国家或区域级医学中心,可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并可集中ILD患者,有利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推进。


ILD的“治疗难”体现在药物可及性低。即使疾病得到诊断,多数ILD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局限于对症治疗,缺乏特异性药物。少部分罕见病药物价格昂贵,治疗可能为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改善ILD领域治疗难现状应推进基础与临床间转化研究,深入探索发病机制,开发靶向治疗药物,丰富临床治疗手段,同时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药有所保。


目前,我国ILD诊疗领域学科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期待相关研究的推进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优策略与解决方案,为ILD患者带来获益。


ILD规范化诊疗项目推动整体诊疗水平提升

刘杰教授:在医生端方面,国家已推出ILD规范化诊疗项目,对具有ILD诊疗能力的医疗单位进行客观、完善、科学的评估及考核,包括临床诊疗、影像学、检查检验、诊疗辐射能力、多学科协作诊疗及科研教学等多个方面。ILD规范化诊疗项目的推进及实施可促进我国ILD整体诊疗水平提升。


从患者端角度而言,我国患者群体组织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为疾病科普、医疗支持做出重要贡献。目前《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已公布,其中包括进展型肺纤维化等罕见间质肺疾病,配合相关医疗保障制度,为罕见病患者及家庭提供支持。但ILD诊疗体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祛痰抗氧化在ILD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刘杰教授:N-乙酰半胱氨酸(NAC)具有黏液溶解、直接抗氧化及间接抗氧化的独特机制(图1),作为临床应用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为广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获益。


1


在ILD治疗的“1.0时代”,临床药物仅局限于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乙酰半胱氨酸三类。NAC可改善ILD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且具有独特抗氧化机制,在ILD治疗领域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2.0时代”的抗纤维化药物可延缓肺纤维化进程,为患者带来获益。尽管在多方努力下,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费用已显著降低,对于部分困难家庭而言,依然是庞大经济负担。因此,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对于部分患者,NAC仍是重要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


任重道远,期待多方携手共建ILD诊疗体系




专家简介







王玺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杜克大学(美国)免疫学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罕见病。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遗传及罕见病筹备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疑难少见病学组委员

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北围呼吸治疗与肺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国康复协会人工智能康复专委会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医药政策与价值评估专委会委员


video


【王玺教授访谈视频】

以下为访谈精粹,更多内容请观看访谈视频


复杂性与挑战性并存,ILD诊疗水平亟待提升

王玺教授:目前,国内ILD领域的诊断与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ILD亚型众多,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疾病诊断涉及多学科,且公众及部分基层医务工作者对疾病认知率低,故而明确诊断困难。与此同时,ILD治疗手段缺乏,我国目前仅有吡非尼酮及尼达尼布获批上市。在新冠背景下,感染可能诱发ILD患者急性加重,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在第11届国际肺健康论坛中,L.Richeldi教授介绍ILD领域研究药物的最新进展,如PLN-74809、Ziritaxestat及Pamrevlumab等。尽管相关药物在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一定效果,但III期结果大多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显示出阴性结果。一项II期研究结果显示,接受BI1015550治疗的患者在第12周FVC下降延缓,在此基础上,相关III期研究正在展开,期待其数据公布,丰富ILD患者治疗手段。除此之外,ILD共病相关研究提示,早期识别肺间质异常、重视ILD共病管理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图1)。



多学科协作优化ILD的诊疗策略

王玺教授:鉴于ILD诊疗的复杂性,多学科协作(MDT)为诊疗策略的优化提供有力帮助。自2004年以来,国内外专家一致推崇MDT,通过不同学科讨论与协作提高ILD诊断精准度。全球多中心研究表明,MDT不仅可提高诊断一致性,还可促进疾病的准确分类。在治疗领域,MDT可综合全面地评估患者病情,优化治疗方案,包括启动新治疗、参与临床试验或增加呼吸康复等,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


MDT团队应涵盖多个领域,如风湿免疫科、血液科、胸外科、呼吸护理、康复及营养科等,以全面考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求,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策略。基于此,建立ILD诊疗中心,将MDT纳入患者全流程管理,以实现治疗效益最大化。


同时,建立专病门诊和培养专业人才同样重要,通过定期讲座、学术活动和临床研究提高临床ILD疾病认知,促进ILD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同质化诊疗水平。


探索新冠后肺纤维化治疗策略更多可能性

王玺教授:NAC作为经典祛痰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同时,其兼具抗氧化、调节炎症因子、协同抗菌等作用机制,为患者带来多方面临床获益。F.Blasi教授在会议中分享了NAC在慢阻肺、呼吸道感染及新冠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在后疫情时代,新冠感染后肺纤维化为临床带来诸多困扰。NAC除祛痰抗氧化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外,在治疗新冠后肺纤维化治疗的相关研究中也进行诸多探索,拓宽了临床诊疗思路。未来,期待NAC推进更多研究,验证新冠感染后肺纤维化治疗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Lung Health 2024呼吸系统罕见病专题聚焦于ILD领域热点问题,探讨ILD最新进展、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ILD是一组复杂的异质疾病,其诊断与治疗涉及多学科共同参与,优化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同时,大会还对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罕见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疾病预后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新冠感染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等后疫情时代的新兴话题逐渐引起临床关注,期待未来能够推进相关研究,明确发病机制,改善疾病预后,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