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董亮教授:从气道重塑的研究现状谈哮喘个体化治疗|世界哮喘日

2024-05-0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2024年5月7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加强哮喘教育——科学信息传播是关键”。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呼吸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组稿,就哮喘相关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于近日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作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呼吸疾病研究所 张锦涛 董亮


为了应对包括过敏原在内的环境损伤,气道在启动炎症级联反应的同时独立于炎症状态而响应机械应力刺激,形成了异常的组织修复过程,并最终造成了大气道和小气道结构改变,统称为气道重塑。气道重塑的形成直接导致了气道内径减少及气道结构硬化,并最终影响了气流受限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的产生。受哮喘复杂炎症表型及表型漂移等动态变化的影响,哮喘患者病程中可能重叠并混合多种分子通路的激活,并造成包括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结构细胞激活,并最终导致不同表型哮喘患者中异质性的气道重塑,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不同患者对抗炎药物的差异应答水平。早期识别并有效干预哮喘气道重塑被认为是降低哮喘急性发作并延缓肺功能持续恶化的有效手段。在个体化治疗时代,随着对哮喘内型和表型认识的不断深入,气道重塑对哮喘分型和治疗的影响也逐渐凸显。



哮喘气道重塑研究现状


气道重塑几乎是所有哮喘患者的共有特征。一直以来,气道重塑被认为继发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并伴随疾病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现有研究已经逐步推翻了既往对于哮喘气道重塑的认识,即慢性炎症发展导致的最终结局,而将其认为是哮喘开始的早期事件,甚至可以出现在儿童患者早期并与永久性肺功能损伤平行。目前试验证据结果认为多种机械应力(包括压缩、拉伸和剪切)均可以独立于炎症而直接启动气道重塑。过度的机械力在哮喘支气管收缩过程中破坏了局部生物力学环境,改变了气道壁硬化程度,并可能会促进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气道中的持久存在,驱动气道重塑正反馈回路形成。而对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合并研究,能够对进一步理解哮喘完整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帮助。当前已知的三种主要上皮警报素分子(白介素25、白介素33、TSLP)均可以通过激活肺成纤维细胞、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式直接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


毫无疑问的是,气道重塑在气道结构的改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被认为是重度哮喘患者的特征之一,并逐渐加重固定性气道阻塞。作为气道结构的主要成分,气道平滑肌在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已有证据显示超过80%的哮喘患者存在气道平滑肌重塑,其水平与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关。在非致命性哮喘患者中,气道平滑肌重塑的异质性广泛存在,且这一特征在致命性哮喘患者中更显著,并可能导致哮喘异质性通气功能缺陷。就目前而言,受检测手段的影响,我们对哮喘气道重塑的认识仍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即使在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对哮喘气道内环境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考虑到哮喘患者的突出异质性,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全面地认识哮喘气道重塑及个体化特征(即异质性),并通过治疗手段将病理性的重塑平稳地过渡到正常的生理轨迹中来是目前研究亟需突破的重点。



哮喘气道重塑的评估


当前,基于组织学的研究对哮喘气道重塑的不同层面提供了广泛的认识,但它们依赖于活检取样或尸检。可取样的活检样本仅限于气道壁结构包括上皮、基底膜和网状层,且在获取时易产生组织重叠。此外,气道活检主要是对较大的气道进行取样,很难全面评估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异质性。尸检研究为评估致死性哮喘患者肺内不同层面气道的重塑异质性提供了机会,但难以增加对轻中度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理解。


除组织学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被认为在评价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相关的超微结构改变有独特优势。相比于经支气管镜气道组织活检,以CT和MRI为代表的体内成像技术,可以更广泛地展现全肺水平气道病理特征并结合临床特征帮助描述患者重塑状态。这些体内成像技术为更深入认识哮喘患者气道病理改变及纵向评估全肺内气道重塑特征提供了潜在可能。然而,其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意义还需得到进一步认识,其敏感度和成本也是难以推广的关键。除了传统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外,超极化惰性气体磁共振成像和单光子发射CT等新方法也进行着小样本的尝试并展现出了潜在开发前景。就目前而言,现有影像技术的实际应用均受到分辨率和伦理性的制约。


当前针对哮喘炎症表型异质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也不断激励着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并提高对哮喘气道重塑异质性的认识,并理解不同的“重塑表型”包括黏液堵塞水平等。已有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受试者,哮喘患者的气道病理改变不均匀地发生在整个肺组织不同气道(包括小气道)中,气道收缩具有更显著的异质性。除此之外,哮喘传导气道的通气异质性被认为独立于气道炎症,且可以预测气道高反应性。利用气道狭窄计算模型结合组织学测量,当前研究认为异质性气道重塑可导致气道闭合性增加。一些研究者发现来源于相同母气道的小气道对吸入胆碱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基于此,研究者提出单个气道的重塑表型是由其自身的力学和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然而,其他研究者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发展气道重构水平与支气管收缩及机械传导周期影响,表明了哮喘异质性气道重塑及其空间分布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哮喘通气异质性的原因。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距离能够准确地评估哮喘气道重塑的水平还具有较大差距,仍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气道重塑个性化治疗的可能性


即使严格按照阶梯治疗的模式和手段,部分患者的病情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可能与抗炎药物对气道重塑的有限作用有关。除此之外,不同的患者有着独特的重塑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他们的表型应该被明确并精确分类,以进行更适宜的个体化治疗。当前,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哮喘主流治疗手段对气道重塑的影响仍是具有争议的。靶向生物制剂的面世为哮喘治疗开启了新篇章,现有临床证据也在气道重塑水平上展现出了巨大价值(图1)。


图片

图1现有临床证据显示生物制剂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当前研究者们已经不仅局限于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等传统诊断标准,还通过收集多种生物样本(包括血、痰、组织活检、呼出气体等),利用包括质谱组学等集成手段以鉴别哮喘生物制剂的治疗超反应者,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研究团队也发现并证实了以FSTL1、TL1A等为代表的免疫靶标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价值及作用机制。除了开发更多的哮喘上游分子靶标,免疫治疗介入的时机也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于未达到GINA4级及以上的哮喘患者是否可以通过免疫治疗前移的方式,以延缓哮喘气道结构的进一步恶化,还需要更多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在个体化治疗时代,作为精准治疗实施的基础也是第一步,气道重塑的机制仍尚未阐明。需要更多可靠地生物标志以及更准确地气道重塑表型识别方法,并在结合炎症表型的基础上,设立针对不同人群的治疗目标如临床治愈、完全治愈等,以开发更有效个体化方法以延缓哮喘肺功能下降,改善患者预后。


结语

即使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我们对哮喘气道重塑(主要包括上皮下纤维化、黏液栓塞、血管生成增加、网状基底膜和平滑肌增厚等)的认识仍主要存在于生理学和组织学,对实际气道内的细胞分子水平改变和纵向机制是非常模糊的。目前异质性空气滞留和黏液堵塞均被证实可以作为判断哮喘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结合这些可观测的气道重塑相关改变和哮喘炎症表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手段可能会进一步帮助患者的治疗分层和个体化选择。更贴合于临床实际的类器官模型和人源化小鼠模型可能是气道重塑研究突破的关键,我们团队也在这方面作出了一定努力并成功开发了基于IL-33构建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以帮助可靠气道重塑相关靶标的获取和分子机制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基于气道重塑水平,更好地描述对现有治疗有良好反应的患者将有助于优化现有的治疗方式(包括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帮助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向前迈进。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