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CSCO副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医师协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及2019版)》编写专家委员会主委。
刘连新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执行院长;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实验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肝脏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
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IHPBA);
国际腹腔镜肝切除委员会创始会员 (ILLS);
国际肿瘤和消化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IASGO);
英国肝胆胰协会荣誉会员(GIHPBA)。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院长;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科技部“肝癌转移复发的精准医疗研究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联盟(APPLE)理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主任、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2018年荣耀医生专科精英奖肝病奖项;
2015年、2018年岭南名医;
2017年首届“广东好医生”奖;
2013~2016年中国名医百强榜;
2014年首届“中山大学名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ALPPS学组副组长;
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及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促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
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肝癌理事会理事、卫计委肝癌诊疗规范专家组成员等;
主要从事肝胆胰肿瘤介入和靶向治疗、门静脉高压和肝血管病(布加综合征、门脉血栓和海绵样变性、特发性门脉高压等)介入治疗;
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Rev Gastro & Hepatol 、J Hepatol、Gut、Hepatology 、Lancet Gastro Hepatol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同行评议论文130余篇,其中大于10分的论著11篇 ;
相关成果写入欧洲肝病学会2018年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治指南、2016 年肝脏血管病指南和2014肝性脑病诊治指南等 7部国际指南。牵头撰写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TIPS专家共识1项(2017),以第一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201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副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肝胆胰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外科手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总干事;
中山大学教学督导团督导;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委。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美国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消融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消融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常委;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MDT专家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微创介入及免疫治疗,发表SCI文章3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1篇,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总获资助科研经费200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
CSCO理事;
CSCO GP-NET、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常委;
西安市抗癌学会会长;
《现代肿瘤医学》编委。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牛津大学外科系博士后研究;
香港大学外科系名誉临床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道肿瘤MDT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结直肠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副干事长兼消化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结直肠/胃癌/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肝癌电子杂志》编委;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胆胰等消化道肿瘤以及肾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对抗癌新药的临床研究经验丰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临床试验检查员;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药物规范化用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药物监测委员会常委;
承担国家1类新药30多项,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5项省级基金,1项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分课题,发表文章50多篇;
开发多种抗癌药物监测包括紫杉醇、多西他塞、吉非替尼、拉帕替尼、MTX、5-fu等,熟悉抗癌药物的剂量个体化。
请您为本课程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