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确认过眼神,强化降糖的临床获益需要客观认识~

2018-03-21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美国内科医师协会颁布指南、放宽糖尿病患者降糖目标值以后,再次引起人们对于强化血糖控制之临床获益的争论。不可否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近年来对于强化降糖治疗的益处有所夸大,本文结合现有相关证据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是该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将并发症防治作为糖尿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降糖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我们拥有了更多措施。然而,对于应用降糖药物降低血糖水平所带来的临床获益尚有待更多研究论证。客观认识降糖治疗与临床获益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为患者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策略。基于现有研究结论,降糖治疗与临床获益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急性高血糖事件

急性高血糖事件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等。这些急性并发症曾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自上世纪20年代胰岛素临床应用、以及随后双胍、磺脲等多种降糖药物上市以来,糖尿病急性高血糖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由此所导致的死亡大幅度下降。糖尿病治疗的重点逐渐转向对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

2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病变、脑动脉病变以及下肢大动脉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约7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因此,防控大血管事件已成为目前的主要工作目标。为探讨降低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国外学者先后进行了UGDP、UKPDS、ADVANCE、VADT、ACCORD以及HEART2D研究。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均未能证实降低血糖水平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近年结束的关于SGLT-2抑制剂与GLP-1激动剂的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事件风险,但这些结果并不能作为强化降糖获益的依据,因为不同组别之间的血糖水平差异非常小。在国内外指南中经常引用DCCT作为强化血糖产生大血管获益的依据。DCCT研究是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两种类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完全不同,因而二者不应相互佐证。另外,部分指南引用日本KUMAMOTO研究作为降糖治疗带来大血管获益的证据,但该研究是样本量仅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终点试验,显然不足以提供有力证据。

UKPDS研究一直被许多学者视为降糖治疗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主要证据来源。然而综观该研究全部内容,可以发现UKPDS试验并不能充分论证降糖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在该系列研究中,人们最常引用的研究主要有UKPDS 33、UKPDS 34、UKPDS35以及UKPDS 80。其中UKPDS 33 是主体研究,在预设的随访期内,强化降糖组受试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出现显著降低;UKPDS 34是亚组分析,其证据力度与主体研究有着显著的不同。UKPDS 35中的一组数据被学者广泛引用,即“HbA1c每降低1%,任何糖尿病终点事件降低21%,糖尿病相关死亡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必须指出的是,该研究只是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发生率之关系所做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并非干预试验,不能作为有效证据。UKPDS 80也是强化降糖理念拥趸者最常引用的证据。但该部分研究是主体研究完成后所进行的延长期随访,其证据力度并不能等同于其他的随机对照试验。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所纳入的4209例受试者中失访人数多达1525例,这显然会对研究结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UKPDS研究并不能有效证实降糖治疗可产生大血管获益。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迄今缺乏证据证实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产生显著的大血管获益。

3微血管并发症

虽然多数学者均认为强化降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在国内外各种指南中也作出了相似的表述,但认真分析现有研究证据(UKPDS、VADT、ADVANCE、ACCORD研究)可见,强化降糖仅能减少轻型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光凝治疗、尿蛋白排泄量等)的发生,而玻璃体出血、失明、白内障、肌酐倍增、终末期肾病、肾脏性死亡等严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降低。由此可见,强化降糖虽可以产生微血管获益,但并不显著。

4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很多学者认为强化降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风险,但认真分析现有的4项强化降糖试验可以发现,强化降糖难以达到此目的。严格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如腱反射消失、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新发神经病变或原有神经病变加重等)的防治作用微乎其微。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即:我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通过药物治疗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从现有证据来看,严格控制血糖最大的获益是减少了急性高血糖事件的发生,但对于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尚不明确。严格控制血糖的弊端是不容忽视的,血糖控制越严格,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的风险就越高,后者可能对患者产生严重危害。为达到较低的血糖水平,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糖药物,这不仅显著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为患者确定治疗策略时应该充分权衡利弊,不应为血糖达标而达标,不应将血糖降低作为控制糖尿病的唯一目的。如何通过合理适度的控制血糖、使患者全面获益,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目前证据背景下,美国内科医师协会放宽血糖控制目标是合理的,是有其证据基础的。

作者:郭艺芳

来源: 郭艺芳心前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