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疗效;然而,胰腺导管腺癌(PDAC)对免疫疗法仍普遍存在抵抗性,仅在不足1%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中可能起效。因此,破译微卫星稳定的PDAC中免疫逃避的分子基础对于改善患者结果至关重要。PDAC对免疫疗法的难治性受到细胞内在分子变化和外部肿瘤微环境(TME)改变的复杂控制。
N6-甲基腺苷(m6A)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普遍存在的RNA修饰,并且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驱动肿瘤进展的关键内在因素。研究表明,m6A修饰的动态变化及其下游效应可调控肿瘤发生发展;值得关注的是,Han等人首次报道m6A阅读器蛋白YTHDF1在肿瘤抗原呈递与CD8⁺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提示m6A修饰与抗肿瘤免疫存在潜在关联。后续部分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m6A调控因子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广泛相关性;近期研究进一步发现,m6A修饰可能与免疫检查点(ICP)抑制剂的疗效相关。尽管如此,肿瘤细胞中m6A信号通路调控免疫逃避的具体机制(尤其是在PDAC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
从外在环境来看,PDAC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微环境加剧了其免疫逃避特性——该微环境中的间质成分占肿瘤体积的比例可达90%。大量间质不仅会阻碍药物递送,还会通过生物学效应促进肿瘤免疫逃避:肿瘤细胞可“劫持”成纤维细胞、抑制效应T细胞功能,并招募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从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除上述已充分证实的作用外,致密的间质基质还使PDAC成为硬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肿瘤细胞可感知这种硬度信号,进而触发细胞内在分子改变。但目前,基质硬度与免疫逃避之间的关联机制仍研究不足。
本研究构建了PDAC多模态研究队列,整合了肿瘤组织的转录组分析、成像质谱流式细胞术(IMC)及m6A定量检测数据。综合分析结果显示,m6A阅读器蛋白IGF2BP2与PDAC患者不良预后及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密切相关;基质硬度升高可上调IGF2BP2的表达,而IGF2BP2进而通过重编程鞘磷脂代谢促进肿瘤免疫逃避。基于外在基质硬度与内在m6A动态变化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有望增强PDAC中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来源【iNatur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