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科研 心血管 肿瘤 消化 神经 呼吸 感染 外科 内分泌 重症 肾病 儿科 眼科 妇产生殖 临床用药 急诊 风湿免疫 血液 口腔 血栓 热点 医事法学 综合 医院管理 皮肤 麻醉 中医药 整形美容 精神 检验 影像 AI学院
  • 直播
  • 资讯
  • 我的训练营
  • 学习圈
 
登录丨注册
  • +86
  •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获取二维码中...

扫描成功

已过期
请点击刷新

打开壹生app,进入我的页面扫码登录

请下载最新版本壹生app >
常用国家/地区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手机号已经完成验证,请完善个人资料!
完善信息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多学科协作 | 超低龄儿童双肾多发肾母细胞瘤切除与自体肾移植手术获成功!

2024-11-25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通讯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栩琪 刘文琴 黄睿




“感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你们救了孩子,救了我们一家。”9月下旬,小东(化名)出院前,爸爸妈妈拉着医护团队的手,激动不已。经过泌尿外科肾移植亚专科、小儿泌尿亚专科、小儿外科等专科的紧密协作,这位未满两岁的宝宝在我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双侧多发肾母细胞瘤切除、自体肾移植手术,迎来焕然一新的生活。


图片

小东出院前与医护团队合影





千里求医寻找一线生机


今年2月,年仅1岁4个月的小东(化名)因持续呕吐,在当地医院接受初步检查。彩超结果显示,小东的右肾存在占位病变。为寻求更专业的治疗,小东的父母带着他辗转多地,跨越两千多公里,从家乡山东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求诊。


接诊后,医院泌尿外科小儿泌尿亚专科曾乐祥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小东的病史,并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尽管小东没有表现出典型的症状或体征,但CT及MRI检查结果均提示双肾多发肿块,需与淋巴瘤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肾移植亚专科于浩副主任医师及曾乐祥副主任医师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经过反复研究,专家团队决定首先对小东进行“双肾肿瘤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穿刺结果显示,小东的双肾肿瘤属于肾母细胞瘤,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实体恶性肿瘤。


随后,专家团队制定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治疗方案:“化疗→一侧肾肿瘤切除+自体肾移植→化疗→另一侧肾肿瘤切除+自体肾移植→化疗”。在小东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下,该治疗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图片

图片

术前CT与MR显示,双肾多发肿



精准治疗守护年幼的生命


泌尿外科联合小儿外科主任邓小耿教授、伍耀豪副主任医师、廖敏仪医师团队进行多次讨论,对小东的肿瘤作精准的分期分型。为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专家团队在3个月内为小东实施了4个周期的化疗。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整个化疗过程顺利,复查CT显示小东双肾多发肿块较前缩小,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片

4个周期化疗后,双肾肿物缩小


根据小东的化疗结果,黄健教授携相关亚专科再次深入讨论,认为目前小东的双肾肿物缩小,但由于肿瘤多发,术中常规阻断肾血管切除肿瘤风险大,具备进行多发肿瘤切除+自体肾移植的条件。


今年6月,于浩副主任医师和曾乐祥副主任医师联合为小东实施了右侧肾母细胞瘤切除+原位自体肾移植术,术后,在泌尿外科二区吴海华护士长及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小东恢复良好。


图片

离体切除右肾肿瘤

图片

切除多个肿瘤的右肾

图片

缝合右肾创面


第一次手术后,2个月内小东再次接受了两个周期的化疗,并计划进行左侧肾肿瘤切除+左侧自体肾移植术,然而,手术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情况:小东左肾动脉存在变异,为双支动脉供血,这为重建手术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需要将双支动脉并成一支后,再进行动脉吻合,并将左肾种于左髂窝。


得益于逸仙泌尿肾移植和小儿泌尿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术,今年9月,小东的左侧肾母细胞瘤切除+自体肾移植术也顺利完成。术后,小东恢复良好,顺利进入后续的化疗疗程。


图片

缝合左肾创面

图片

绿色箭头处为重建后的动脉

图片

 切除的左肾肿瘤


图片

将左肾种于左髂窝


图片

医疗团队为小东施行左侧肾母细胞瘤切除+自体肾移植术


在经历了双侧肾母细胞瘤切除、自体肾移植及接受了多个疗程化疗后,小东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将回当地医院继续接受定期化疗与规律随访。9月下旬,小东顺利出院,小东妈妈感动地表示,“在医院这大半年,黄医生、于医生、曾医生还有护士们给了我们很多安慰和支持,让我们真真切切感慨,来对了医院,找对了人!”



两次手术后双肾情况

图片

双侧肾血供良好

图片

双侧肾动脉无狭窄



多学科协作谱写新的希望


儿童肾母细胞瘤为儿童常见实体恶性肿瘤,98%的病例发生于10岁以下,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然而,像小东这样的双肾多发肾母细胞瘤的病例,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属于V期(即分期的最后一期)。由于小东年龄小,治疗持续时间长,自体肾移植手术难度大,对术前术后管理要求高,综合各种因素,该类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都属于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在全国范围内,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通常需要泌尿外科、移植科和小儿外科紧密合作才能完成。


本次小东所经历的多次复杂的手术,均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通过亚专科之间的充分讨论和良好合作及护理团队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医院泌尿外科在处理复杂病例方面的精湛医术,也体现了多学科、多亚专科之间协同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在黄健教授的带领下,各亚专科协同发展、互相成就的典范,为更多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专家简介


图片
黄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大名医,我国著名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专家


专业特长:擅长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肾盂癌、睾丸癌等各种泌尿系肿瘤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腔镜、3D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在国内首先开展并改进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等术式,并在国内外推广、运用,为推动我国泌尿外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组长,《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主编,《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总编辑。



图片
于浩
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中心肾移植科副主任、泌尿外科教职工党支部宣传委员


专业特长:肾移植及术后的管理、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微创处理,肾结石、复杂肾脏肿瘤的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各种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获得卫健委颁发肾移植医师资质、曾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学习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肾移植学组秘书、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青委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肾移植学组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学术成就:曾获广东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作为一作或者共同一作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最高影响因子10.6,发表论文曾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作为编委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发布的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


图片
曾乐祥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小儿泌尿外科临床工作,擅长小儿泌尿系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技巧,尤其擅长各类型尿道下裂修复,擅长先天性肾积水、重复肾、儿童肾母细胞瘤、肾肿瘤、肾上腺区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泌尿系结石、鞘膜积液、隐睾、精索静脉曲张、隐匿型阴茎、蹼状阴茎、阴茎扭转、阴茎畸形、神经源性膀胱、包皮过长、包茎、包皮损伤等诊断及手术治疗,对使用切割吻合器、吻合环行包皮环切术有上千例的丰富经验。


社会任职:现任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小儿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儿童男科学组成员。




  • 评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

热门资讯
  • 2025 ESCMID速递:两项中国研究揭秘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最新变化
  • 【招商函】血液领航 质在必行——血液疾病临床诊疗路径规范化实施与管理建设项目【5月28日 昆明】
  • 多维协同管控 临床实证领航——A+C复方制剂为高血压管理筑牢健康防线
  • 2025 AACR重磅成果:Zongertinib治疗HER2突变晚期NSCLC,经治ORR达71%,PFS突破12.4个月
  • 追溯降压历程,探寻高效控压新路径 ——单片复方制剂助力高血压强化管理
  • 【招商函】灯塔计划——血液科领导力提升项目 0529广州
  • 邕城论道,共话新知:HIV前沿交流会(南宁)顺利召开!
  • 以精准,创胃来丨首届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CGIC)圆满落幕,聚焦胃癌精准诊疗,再攀胃癌创新高峰
  • 【招商函】血液领航 质在必行——血液疾病临床诊疗路径规范化实施与管理建设项目【5月28日 牡丹江】
  • 靶向免疫疗法埃纳妥单抗首处落地, 深度缓解实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长生存”
关于我们
报社介绍 加入我们 问题反馈
中国医学论坛报微信矩阵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壹生
  • 今日肿瘤
  • 今日循环
  • 今日糖尿病
  • 今日口腔
  • 全科周刊
助力乡村振兴帮扶行动
  •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友情链接
壹生APP下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7 | 京ICP备15004031号-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010)64036988 office@cmt.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8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90017
Copyright © 2017-2021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