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基于中国社区人群的慢阻肺病筛查成本效益分析:一项仿真建模研究
Cost-effectiveness of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 simulation modeling study
发表期刊:《柳叶刀-区域卫生(西太平洋)》(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Q1,7.6)
通讯作者:王辰院士 杨汀教授 陈思邈教授
第一作者:陈秋实 范奕雯 黄可
主要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海德堡大学
中国是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最高的国家,但诊断率仍然偏低。对人群进行COPD筛查可能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改善其长期健康结果。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基于人群的COPD筛查政策的成本效益。
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微观模拟模型,该模型模拟了中国35至80岁一般人群中COPD的终生发病率、自然病史和临床管理。我们评估了采用不同筛查方法(一步法,即仅使用COPD筛查问卷;或两步法,即额外进行便携式肺活量计测试)和不同频率(一次性筛查或每1-10年筛查一次)的基于人群的筛查政策。我们计算了这些筛查政策与现状(无筛查)相比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并确定了最具成本效益的筛查政策。我们还进行了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关键参数的影响和模型结果的稳健性。
研究首次评估了基于社区人群的慢阻肺病筛查在我国的成本效益。结果显示,与无筛查策略的现状相比,所有基于社区人群的慢阻肺病筛查策略在我国均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不同频率的筛查策略预计可以减少0.39%至8.10%的慢阻肺病相关死亡和0.58%至2.70%的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其中,每年一次的两步筛查策略(问卷与便携式肺功能仪相结合)是所有筛查策略中最具成本效益的。使用合理的策略开展慢阻肺病筛查项目可以改善人群健康结果并减轻慢阻肺病的疾病负担。
研究首次讨论了慢阻肺病筛查后的照护层径效果对筛查成本效益的影响。照护层径指对照护对象从应予照护到实现照护目标的过程中,实施照护的阶段性水平与路径。确保照护层径各个阶段之间的顺利转化可以提高疾病管理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主要关注从慢阻肺病筛查到诊断,以及从诊断到治疗两个阶段的转化率提升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筛查后的照护层径效果(从筛查到后续进行诊断测试的转化率,以及从确诊到接受治疗的转化率)可以进一步提高筛查策略的成本效益,进而减轻疾病带来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在中国,基于人群的COPD筛查可能具有成本效益。提供类似于其他慢性疾病现有预防性健康服务的COPD筛查公共项目,可能是一个改善人群健康结果和减轻中国COPD疾病负担的有前途的策略。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