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5 ISC 华山特约|ETERNAL-LVO:延长替奈普酶时间窗以实现大血管闭塞患者半暗带组织的有效再灌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02-12作者:壹生君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50206095156.png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李嘉和 程忻


在4.5小时的治疗时间窗内,替奈普酶(tenecteplase,TNK)已得到了多个非劣效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支持[1]。然而,TNK在超过4.5小时的治疗时间窗中的使用,目前的证据尚不充分,存在争议。此外,对于需要转运至综合卒中中心进行取栓术的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患者,目前尚缺乏关于TNK在延长时间窗内治疗的研究。[2, 3]。在2025 ISC上,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的Vignan Yogendrakumar教授汇报了ETERNAL-LVO研究结果,为TNK在发病24小时内、存在LVO、CTP显示目标不匹配的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


ETERNAL-LVO试验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盲法终点、III期优效性试验,旨在评估在发病24小时内、存在LVO、CTP显示目标不匹配的患者中,与标准治疗相比,TNK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协变量自适应随机化方法,患者被随机分配至TNK(0.25 mg/kg)组或标准治疗(阿替普酶0.90 mg/kg或保守治疗,由临床医生选择)组,随后接受血管内取栓术。


图片1.png


纳入标准


  • 年龄≥18岁

  • mRS评分为0-2分

  • 发病24小时内前循环LVO: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段、近段M2闭塞

  • CTP上的“目标不匹配”:梗死核心小于70毫升,缺血半暗带大于15毫升,低灌注与梗死核心病灶比大于1.8


主要疗效终点


  • 90天mRS 0-1或恢复到基线mRS水平


次要疗效终点


  • 90天mRS 0-2

  • 90天mRS位移分析

  • 溶栓诱导的再灌注:血管床内无取的血栓和/或>50%再灌注

  •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4小时NIHSS评分减少≥8分或24小时NIHSS评分为0-1。


安全性终点


  • 全因死亡率

  • 症状性颅内出血


结果

因疫情阻碍招募、药物供应短缺及已有充分证据表明TNK的有效性而提前终止。2020年8月至2024年5月,共纳入了244名受试者,其中治疗意向性分析纳入242人,按照方案的分析纳入227人。在治疗意向性分析的患者中,两组之间基线特征相对平衡。值得注意的是,从随机化到再灌注治疗评估的时间范围在72到75分钟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进行了医院间转运,发病4.5小时内入院的患者占不到三分之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照组中,静脉注射tPA的患者比例很高达到82%。


图片2.png

图片3.png


在主要终点(90天mRS 0-1或恢复到基线mRS水平)方面,TNK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意向治疗分析中(37% vs. 43%,aRR=0.90,95%CI 0.67–1.21, P=0.49)和符合方案分析中(37% vs. 43%,aRR=0.94,95%CI 0.70–1.29, P=0.72),均无统计学差异。


图片4.png


在次要终点方面,在意向治疗人群中,TNK组和对照组相比,mRS0-2分的比例(61% vs. 65%,RR=0.97,95%CI 0.81–1.66)、mRS位移(aC0R=0.92,95%CI 0.59–1.45)、溶栓诱导的再灌注(21% vs. 17%,RR=1.16,95%CI 0.70–1.92)、早期神经功能改善(60% vs. 57%,RR=1.06,95%CI 0.86–1.30)均无统计学差异。


图片5.png

图片6.png


在安全性终点方面,意向性治疗人群中,TNK组和对照组相比,90天全因死亡的比例(9% vs. 7%,aRR=1.36,95%CI 0.58–3.22)、症状性颅内出血(4% vs. 1%,RR=5.04,95%CI 0.59–42.70)、其他严重不良事件(15% vs. 15%,RR=1.02,95%CI 0.56–1.86)均无统计学差异。


图片7.png


亚组分析显示意向治疗分析与符合方案的分析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在意向治疗人群中,主要疗效终点和mRS位移的各亚组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符合方案的分析中,医院间转运的患者中,TNK组和对照组相比,mRS位移存在显著差异(OR=2.61,95%CI 1.07–6.40),提示这部分患者TNK溶栓明显获益。


图片8.png

图片9.png

图片10.png


结论


由于试验提前终止,该试验因样本量不足而受限,未能证明在整个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口(0-24小时)内,TNK对LVO患者的获益优于现有标准治疗。然而,在从初级卒中中心转运的亚组中,TNK组在90天mRS位移显著优于标准治疗组,这可能与溶栓到取栓时间的延长有关,从而提高了早期再灌注的可能性。


感想


在LVO取栓高比例的西方国家(本研究中取栓占比79%),要想证明TNK优于标准治疗(tPA溶栓或不溶栓),可能只能在转运患者群体中去明确,可惜本研究也仅纳入了30%的转运患者。非LVO但存在可挽救脑组织的患者(比如中远端血管闭塞)是另一个超窗溶栓潜在获益群体。



[1] PALAIODIMOU L, KATSANOS A H, TURC G, et al. Tenecteplase vs Altepl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in 4.5 Hou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J]. Neurology, 2024, 103(9): e209903.

[2] XIONG Y, CAMPBELL B C V, FISHER M, et al.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Tenecteplase Reperfusion Therapy in Acute Ischa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II (TRACE III): a randomised, phase III, open-label, controlled trial [J]. Stroke Vasc Neurol, 2024, 9(1): 82-9.

[3] ALBERS G W, JUMAA M, PURDON B, et al. Tenecteplase for Stroke at 4.5 to 24 Hours with Perfusion-Imaging Selection [J]. N Engl J Med, 2024, 390(8): 701-11.


END


【原创文章 转载请申请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