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的肝病负担相当沉重
目前,全球约有13亿肝病患者,中国有超过4亿肝病患者。
中国目前有乙肝患者9600万、丙肝患者1000万、脂肪肝患者2亿、酒精肝患者6000万,其他肝病患者3700万。也就是说,全球有超过30%的肝病患者在中国!
肝病主要分两大类
肝病分感染性肝病和非感染性肝病两大类。
感染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与真菌感染性肝病、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性肝病。
非感染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
感染性肝病中,乙肝负担仍沉重
2017年,我国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新发病例数为149.46万。其中,甲肝1.9万例、乙肝118.05万例、丙肝24.29万例、戊肝2.9万例。乙肝占比最高,达78.98%,其次是丙肝(16.25%)。
从1990~2017年我国甲肝报告发病数来看,自从2002年甲肝灭毒活疫苗上市后,我国甲肝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自2009年我国将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EPI)以后,甲肝的发病率大幅下降至如今的每年2万例左右。不过,我国目前仍是全球甲肝高流行区域。
乙肝情况如何呢?从1979年、1992年、2006年和2014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可以看到,自从2002年乙肝疫苗被纳入我国计划免疫以后,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有下降趋势,2014年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已降至5.49%,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已降至0.32%。但由于乙肝患者“存量”巨大,乙肝仍是病毒性肝炎中的“大头”。
2017年,我国报告丙肝发病24.29万例,估计我国有约1000万丙肝患者,是全球丙肝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庄辉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丙肝发病率显著上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检测技术的进步,二是由于医源性传播和不安全注射传播时有发生。
非感染性肝病,脂肪肝“异军突起”
近年来,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代表的非感染性肝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高达15%~40%。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痛不痒,没什么危害。实际上,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与此同时,脂肪肝还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脂肪肝患者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远高于健康人。同时,脂肪肝患者的肝脏也更脆弱,更容易遭受药物、病毒的侵袭。
至于酒精性肝病,庄辉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酒类生产和消费逐年增加。来自医院的临床病例分析显示,在酗酒超过5年者中,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的患病率分别为50%、10%、10%。我国的一项大样本、多中心住院患者调查发现,酒精性肝病在肝病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高,且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饮酒量和饮酒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也逐渐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调查显示,2012-2014中国大陆普通人群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约为25.06/10万。庄辉院士表示,这个比例不低,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总结
1. 尽管随着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的实施、卫生设施的改善、公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新发病毒性肝炎已减少,但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存量巨大”,疾病负担仍较重,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善,加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非感染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目前已取代病毒性肝病,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同时,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2307300)
转自:爱肝联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