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官宣!“尿崩症”正式更名,避免与糖尿病相混淆

2023-02-11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长期以来,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近期,《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发布了一份关于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更名的立场声明。


image.png


为避免与“糖尿病”相混淆,国际内分泌、肾脏学和儿科学会专家组建议将DI更名为精氨酸加压素缺乏症(arginine vasopressin deficiency,AVP-D)和精氨酸加压素抵抗症(arginine vasopressin resistance,AVP-R)。中枢性病因称为AVP-D,肾源性病因则称为AVP-R


这一建议已得到美国内分泌学会、欧洲内分泌学会、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澳大利亚内分泌学会、巴西内分泌学会、日本内分泌学会等组织的认可。

 

尿崩症更名的原因

 

首先,尿崩症和糖尿病的英文名称都含有“diabetes”,容易造成混淆。


对于部分患者和医护人员,尤其是非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尿崩症”和“糖尿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


临床实践中曾多次发生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并未接受去氨加压素治疗,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


其次,尿崩症患者强烈支持改名。


最近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期刊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85%的尿崩症患者更倾向于支持改名,以避免因对该疾病了解不足而导致与糖尿病混淆。87%的患者认为这种混淆影响了他们的病情管理,例如住院期间被要求反复测量血糖或接受糖尿病治疗药物。

 

最后专家组认为医学疾病的名称应尽可能反映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


对于尿崩症,目前已明确精氨酸加压素(AVP)激素分泌不足和/或终末器官作用不佳引起,因此,将“尿崩症”更名为“AVP-D”和“AVP-R”更具指向性:AVP-D为中枢性病因,AVP-R可明确为肾源性病因。


声明最后指出,此次更名既是为了科学的准确性,也是为了尿崩症患者共同的利益和安全,未来需要同道们积极践行!


中国医学论坛报夏天编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