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韩宝惠教授|深度解读BGB-A317-2001-IIT研究,畅谈EGFR TKI耐药后NSCLC免疫治疗格局

2024-01-01作者:贺鹏资讯

图片




近日,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发起的BGB-A317-2001-IIT研究(简称2001-IIT研究)队列1主要终点分析全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JITC),该杂志是国际癌症免疫治疗疗法(SITC)协会官方期刊。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Leading PI韩宝惠教授对EGFR TKI耐药NSCLC免疫治疗细分领域进行访谈,从深度解析2001-IIT研究数据到畅谈EGFR TKI耐药NSCLC免疫治疗格局,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video

高效安全,2001-IIT开拓同类研究版图“新大陆”


2001-IIT研究[1]是一项前瞻、开放、单臂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伴EGFR敏感突变且既往EGFR TKI治疗失败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设计了两个队列,队列1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及白蛋白紫杉醇诱导治疗,培美曲塞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队列2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白蛋白紫杉醇诱导治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该研究不仅纳入指南推荐的EGFR敏感突变患者,还包括少见突变患者、临床常见的3类TKI耐药患者、TKI联合抗血管治疗的患者等多种类型,研究人群与EGFR TKI耐药患者的临床实践完美契合,满足了尚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

目前,EGFR突变人群的比例在中国占了三分之一,而对于EGFR TKI耐药患者,除了通过已诱导出新的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外,后续治疗仍然是相对空白的领域,因此耐药的处理具有普遍的临床意义。2001-IIT研究的成功无疑为EGFR TKI耐药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队列1共入组69名患者,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位随访8.2个月,62名患者纳入疗效分析,并且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研究终点:1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23.8%,明显高于历史对照IMPRESS[2]研究1年PFS率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7.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还未达到,1年总生存期(OS)率位74.5%;客观缓解率(ORR)为56.5%,疾病控制率(DCR)为87.1%,这些数据在当前EGFR耐药的后线治疗中十分亮眼。令人欣喜的是,在安全性方面,3-4级治疗新发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40.6%,没有5级AE发生,其中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39.1%,常见的TRAE为化疗相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为27.5%,3-4级irAE仅为7.2%, 总体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亚组分析显示,既往接受过1代/2代EGFR TKI和3代EGFR TKI的患者相较于仅接受过1代/2代EGFR TKI患者具有更短的mPFS(7.5个月 vs 9.8个月,P=0.031);ctDNA阳性的患者相较于ctDNA阴性患者具有更短的mPFS(7.4个月 vs 12.3个月,P=0.031)。

总体来看,替雷利珠单抗在2001-IIT研究中证明了其潜力和价值,为EGFR TKI耐药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后线治疗选择。


三药联合,助力NSCLC患者全程获益

在2001-IIT研究队列1中,“ 免疫+含铂化疗”治疗EGFR TKI耐药患者的良好疗效增加了研究者对于免疫治疗的信心。尽管ORIENT-31[3]研究的四药方案已经获批适应证,并证明“免疫+含铂双药化疗+抗血管”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疗效,但3级以上TEAE、irAE发生率以及治疗中断率均显著增加,同时EGFR突变患者在经历了多线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功能(PF)评分和脏器功能都会有所下降,由此产生的经济压力和安全风险都导致其临床接受度不高,减少了后线治疗选择。因此,探索一个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扩大适用人群的方案,使更多患者获益的想法应运而生。

对于患者而言,加用顺铂/卡铂治疗后,不可逆的毒副反应明显增加,而去掉铂治疗后,尽管用药数量做了减法,但疗效和安全性明显提升。为了进一步探索,2001-IIT研究增设的队列2中,进行了替雷利珠单抗+白紫单药化疗+贝伐珠单抗的三药联法方案探索。其中,替雷利珠单抗是改善肿瘤的“土壤”,通过免疫治疗改善肿瘤的微环境;白紫单药化疗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DNA,进而提升疗效;贝伐珠单抗是具备化疗增敏作用的抗血管药物,可以通过特异性靶向结合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了肿瘤的血管形成。这三种治疗手段充分发挥协作治疗的作用,去铂降低了毒性,同时保留铂作为后线治疗的选择。从全程治疗的角度看,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目前队列2已于今年2月完成入组,并正在进行随访工作。其早期数据显示出了非常出色的疗效,临床结果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公布,非常值得期待,相信它的设计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灵活和切实可行的循证证据。


客观理性,临床研究不同结果的看待法则


EGFR耐药后可能出现多种耐药机制,当耐药机制产生新的靶点的时候,毫无疑问首选靶向治疗,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耐药机制可能出现C797S顺势或反式突变或机制尚不明确等不同类型的耐药表现。针对这些机制的多样性,需要寻找更合适的治疗策略。

国际上对于EGFR耐药后的研究很多,其中CheckMate-722[4]和KEYNOTE-789[5]是两个免疫治疗联合传统化疗克服耐药的经典研究,但均取得了阴性的结果。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我们发现在EGFR耐药发生之后,部分人群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表现出敏感性,因此免疫治疗为耐药患者提供了希望,但这并不适用于每个患者或每个研究,而是和筛选病人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关。

国内的ORIENT-31研究采用了四药联合方案,达到了空前的治疗强度。鉴于四药联合在三线治疗中的耐受性较低,因此该项研究入组的患者需满足身体功能(PF)评分状态良好且三线治疗后肿瘤负荷相对较小的条件。这也是ORIENT-31研究和CheckMate-722研究以及KEYNOTE-789研究入组人群的不同之处,也是获得阳性结果的原因之一。而对于那些无法耐受四药方案的患者,采用去铂化疗的三药联合方案,更能体现药物协同的作用优势。

根据2001-IIT研究结果显示,其研究数据较ORIENT-31还要略胜一筹,这也证明,虽然治疗方案从四药减到三药,但却能够维持更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出现阴性和阳性结果与研究选择人群有一定关联。针对不同研究结果,既要看到阳性结果,也应思考阴性结果的研究设计带来何种启示。

此外,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晚期驱动基因阳性NSCLC免疫治疗共识(2022版)》已经在《中华肿瘤杂志》正式发表,引起了全国专家的高度关注。同时,基于新证据的生成以及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2023更新版共识也已见刊,期望其持续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免疫治疗临床应用提供规范化引导,也期望2001-IIT研究的治疗策略能够通过共识传达给全国各级医院的同行,以供参考。



结语


基于出彩的研究数据,BGB-A317-2001-IIT多次取得高质量学术成果,以“三药联合方案”成功开拓EGFR敏感突变且既往EGFR TKI治疗失败的NSCLC治疗版图,不仅为临床更新了治疗策略,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切实的获益,无疑成为优选方案。期待队列2研究结果早日公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灵活和更加切合实际的循证依据。

图片

韩宝惠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肺癌学院 执行院长

CSCO执委,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前任主委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分会主委

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师学会呼吸学会副会长




参考文献

[1] BGB-A317-2001-IIT.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 IMPRESS.Tony Mok.

[3] Shun Lu, et al. 2022 ESMO. LBA 58.

[4] Lu S, et al. Lancet Oncol. 2022 Sep;23(9):1167-1179.

[5] Keynote-789.2023 ASCO.LBA 9000.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