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蔡青
患者李某,女性,36岁,公务员,因工作繁忙,感劳累,抵抗力下降,不慎受凉感冒,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8.8℃,伴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至当地卫生室予退热、消炎及抗病毒等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感冒症状也随之好转。但数日后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小便发红,自以为是“尿路感染”,继续口服消炎药及多饮水等处理,但尿色发红症状反复出现,且合并眼睑水肿,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住院。入院后检查提示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以及补体降低等情况,综合判断后,诊断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后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小便颜色转清,尿蛋白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肾小球炎症反应,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肺炎、腹泻等感染后。
发病机制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反应。当机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中,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而导致尿蛋白、血尿等症状的出现。
临床表现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等。一般来说,发病前的1-2周内通常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的症状,如咽痛、发热、皮疹等。随后,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肾脏相关的症状。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
诊断与治疗
诊断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外。肾活检是确诊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金标准。
治疗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抗生素治疗可以针对感染的病原体,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支持性治疗可以维持肾功能和液体平衡。
不过肉眼血尿同样还存在着其他的病因。
比如: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泌尿系肿瘤以及其他类型的肾炎等等。
通常需要专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分析,以及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因,并给出治疗方案。因此,如果出现肉眼血尿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来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