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点击图片看更多问答
呼吸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分钟通气量达7~10 L/min。
呼吸频率过快,可能会呼吸性碱中毒、内源性PEEP、气压伤等。
呼吸频率过低,则会出现低通气,低氧血症、增加呼吸功。
要综合患者基本情况。吸气时间增加有助于气体分布,改善氧合,但可导致人机不同步,通常的吸气时间0.8~1.2s即可。
吸呼比一般为1:1.5~2。
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选择1:2~2.5;
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多选择1:1~1.5;
必要时,可应用反比通气1~2:1。
呼气末正压在呼吸机上显示为PEEP,是指呼气末气道内保持高于大气压的水平,能防止肺泡塌陷,促进氧合。一般的设定值为5 ~10 cmH2O。
氧浓度在呼吸机上显示为O2,是指呼吸机输出的气体中氧气的百分比。氧浓度要确保患者SpO2 >96%,并且要大于21%(空气中的氧浓度)。
如果患者处于明显低氧血症,起始吸氧浓度可大于60%,甚至100%,PaO2应>60 mmHg。长时间吸氧逐渐至<50%。
吸气流速越大,气道峰压越高,潮气量越大,吸气时间越短。
定容型控制呼吸时,一般设定在30~60 L/min。
高流速,减少吸气功,减少内源性PEEP,但是增加吸气峰压。
低流速,减少吸气峰压,减少气压伤,但同时会导致减少呼吸时间,造成残存气体增加。
来源 医学科普荟萃 作者梁万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