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本身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diffuse toxic goiter,GD),又称Graves病。主要介绍GD的药物治疗。
GD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成年女性,以20~40岁最多见。病因未明,一般认为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加上感染、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不能控制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异质性自身抗体,其中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是介导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主要组分。TSAb可与TSH受体结合,使T3、T4分泌增多导致GD。
GD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案,主要采用三种疗法,即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疗程短、治愈率高,但甲减的发生率高;所以药物治疗应用最广,但时间长,复发率高。
长期用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疗程一般为1.5~2年,有时长达数年,如果维持时间不足,则容易复发。
规则用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程治疗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按病情轻重决定剂量,不能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安全用药
抗甲状腺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肝脏损害,在用药期间必须定期进行白细胞数目及肝功能监测。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大剂量碘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辅助治疗药和放射性碘。
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前者有甲硫氧嘧啶(MTU)和丙硫氧嘧啶(PTU),后者有甲巯咪唑(MMI)和卡比马唑(CMZ),临床常用PTU或MMI,PTU与MMI的等效剂量比是10∶1~15∶1(即PTU 100mg = MMI 7.5~10mg)。
大剂量碘剂
主要有复方碘溶液(Lugol液,卢戈液)、碘化钠等。通过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还能对抗TSH的引起的甲状腺腺体增生,使腺体缩小变韧,有利于手术进行。
优点是起效快、作用强。缺点是疗效不持久,反复应用可失效,不能单独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辅助治疗药物
主要是β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能拮抗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并抑制T4转变成T3。起效快,与抗甲状腺药物合用效果较好。
放射性碘
131I可浓集于甲状腺,其放出的β射线破坏部分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起到类似手术切除的功效。
优点:①安全、简便、经济,效益高,临床总有效率可达95%,治愈率达85%,复发率小于1%;②不增加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病率;③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和遗传缺陷的发病率;④主要浓集于甲状腺,对甲状腺以外的脏器不会造成急性辐射损伤。
缺点是可引起甲减,禁用于妊娠、哺乳期妇女。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