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阅读要点提示
本期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邓超
根据空腹血糖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根据每餐餐后2 h血糖与餐前血糖的差值调整餐时胰岛素用量。
建议首先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然后再逐步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每隔3~5天进行一次调整。在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时,每次可增减2~6 IU或根据基础剂量的10%~20%进行调整(详见表1)。
表1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若餐后2 h的血糖水平与同一餐前相比上升不超过1.7 mmol/L,或者出现血糖反而下降的情况,应适当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
另一方面,若餐后2 h血糖上升超过3.3 mmol/L,则应增加餐时胰岛素剂量,每次调整2~4 IU或根据当前剂量的10%~20%,直至监测到血糖达到目标水平为止。
在初始治疗阶段,建议每日监测血糖不少于7次,其中应包括三餐前和三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的血糖。
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可随时进行血糖监测。若出现无法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症状,应考虑监测凌晨3:00的血糖值,或者考虑采用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在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将自我血糖监测频率降低至每日4次。
(1)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参考每位患者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2)在调整胰岛素用量之前,首先应调整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等非药物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如果效果不佳,再考虑调整胰岛素剂量。
(3)调整胰岛素剂量后需要一段时间达到新的稳态,因此不应过于频繁地进行胰岛素调整,每3~5天进行一次即可。
(4)为确保安全,每次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幅度不应过大,建议增减1~4 IU为宜。
(5)应当警惕低血糖情况。如果餐前血糖低于3.9 mmol/L,应立即进餐,并适当延后胰岛素注射时间,减少2 IU剂量;当睡前血糖低于6.0 mmol/L时,应在睡前适当加餐,或减少睡前长效胰岛素剂量,以防止夜间低血糖。随着胰岛素强化治疗下血糖水平的下降和“糖毒性”的减轻,患者的胰岛功能会明显改善。此时,应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情况。
(6)胰岛素用量应根据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举例来说,如果偶尔想多吃一点,可以在餐前临时增加2 IU胰岛素;如果在餐后要增加运动量(如打球),则需要适当增加进餐量或将餐前胰岛素用量减少2 IU。
若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治疗效果不佳,应检查:
每日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仍难以控制血糖平稳时,建议改用CSII治疗。
基础联合餐时胰岛素方案调整的顺序是什么?(简答题)
胰岛素方案调整后,剂量是固定不变吗?(简答题)
昨日习题解答
A. 德谷胰岛素
B. 甘精胰岛素U100
C. NPH
D. 甘精胰岛素U300
A. 0.4 U/kg/d
B. 0.1~0.2 U/kg/d
C. 0.5 U/kg/d
D. 0.3 U/kg/d
① 预混胰岛素方案转换及剂量调整
② 限时福利:《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解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