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问题1:痴呆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总的治疗原则
回答:精神行为症状会贯穿痴呆的全过程,症状轻重不一。总的来讲是在服用抗痴呆药的基础上,首选非药物干预,只有当非药物干预无效或者症状出现频繁,严重影响生活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时才使用药物治疗。
■ 问题2:痴呆患者什么样的精神行为症状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
回答:对于存在严重躁动、攻击性行为和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这些行为可能会伤害自己或对别人造成威胁时才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很多专家建议在症状稳定3~6个月后逐渐停药。对于其他症状(如,游荡、囤积、躲藏、脱抑制行为和刻板重复行为)抗精神病药效果有限。
■ 问题3:如何判断抗精神病药的疗效?
回答:在开始治疗前,需要告知患者家属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具体症状是什么,对治疗的期望反应是什么。在开始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监测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可以从症状的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的变化两个维度记录。当然推荐医护人员使用更客观的测量方法如NPI量表进行记录。停药后一定要告知患者家属对患者症状进行密切监测,防止症状复发。
■ 问题4:痴呆使用抗精神病药应如何停药?
回答:当症状消失稳定一段时间,可以逐渐停用抗精神病药。一般减药原则:停药前每两周减少至原始剂量的75%、50%和25%;或者,每周将先前剂量减少约50%,直至初始剂量的25%,然后停止。对于精神行为症状严重或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建议减慢减药速度,严密监测戒断症状,并制定明确的干预计划,强调首先使用非药物疗法防止精神行为症状加重或复发。所以每个患者的减药策略必须做到个体化。
■ 问题5: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治疗方案
回答:面向痴呆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方法主要是个体化的方案,包括环境治疗、感官刺激治疗、行为干预、音乐治疗、舒缓治疗、香氛治疗和问题解决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针对痴呆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下面我们谈一谈面对一些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的处理原则。
■ 问题6:痴呆患者出现激越、攻击行为应该怎么处理?
回答:有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短期使用可以改善患者整体认知功能和激越行为。但由于不同研究入组人群异质性、干预时间不同、主要结局有所差异,无法将相关证据汇总进行荟萃分析得到更确切的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那些严重、发作频繁(每周大部分时间出现)的激越和攻击行为的患者会短期使用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特别是对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较低的痴呆患者。
■ 问题7:痴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怎么处理?
回答:有效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常使用SSRI类抗抑郁药进行治疗,因为这类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当然不同的抗抑郁药有所差异,有一些药物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和激越,有一些药物如氟西汀引起激越的可能性大,适用于淡漠、思睡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痴呆患者会服用多种药物,此时选择抗抑郁药需要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尽量选择对肝脏P450酶影响较小的药物。
■ 问题8:痴呆患者出现妄想、幻觉应如何处理?
回答:痴呆患者的妄想可能会表现为被偷妄想,认为配偶不忠诚,住的屋子不是自己的等。同时由于视觉失认常会出现视幻觉,比如看到死去的亲人或者凭空看到家中有人。当幻觉和妄想的程度只是偶尔或者有时出现(每周1~2次),对他人的影响不太大,没有潜在风险威胁生命安全时,可以暂时使用非药物治疗。当频率增加,或者严重程度增加时可以酌情短期,使用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问题9:痴呆患者出现游荡、淡漠、错认应如何处理?
回答:错认是指对自己的住所、身边的人、本人等地点或人物的错误感知。游荡是指整天不停漫步,跟随照料者或夜间要求外出;淡漠是指患者对日常活动和自我管理关注下降,社交活动、面部表情、言语交流、情感反应减少,动机缺乏。当患者出现以上3种症状时可以进行非药物治疗。
■ 问题10:痴呆患者睡眠管理方案
回答:除了精神行为问题,很多痴呆患者会存在各种类型的睡眠问题,比如,昼夜节律紊乱、日落综合征、失眠、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其中昼夜节律紊乱和失眠时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除了选择助眠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尝试以下的睡眠卫生习惯。
1.仅在困倦时睡眠;
2.除了睡眠不要在床上或者卧室中干其他事情;
3. 如果上床30分钟内仍未入睡,请离开卧室;
4.每天早上在同一时间醒来,无论前一晚睡的有多晚;
5.减少午睡次数,不要超过30分钟,下午2点后避免入睡;
6.睡前2小时内避免运动;
7.增加白天运动时间;
8.白天拉起窗帘获得足够的光线,适当晒太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