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首版发布!2019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一览(附全文下载)

2019-11-04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热点
高血压 共识

封面.jpg

翘首期盼,我们终于迎来了全球首版针对中青年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2019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文末可下载共识全文】

现在小编将该共识的核心要点一一梳理,与您一起分享。

中青年(<65岁)高血压常隐匿存在,不易被发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老年人群高血压和心血管病(CVD)风险的管理上。然而事实上,由于预期寿命更长,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长期(>10年)和终生风险更高。

1.jpg

加强年轻人群血压的控制和系统管理,将有效减轻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疾病负担。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高血压学组特制定了该共识,旨在为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建议。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血压120-139/80-89mm Hg)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在中国的队列研究中发现,65%的35-59岁血压在130-139/80-89mm Hg的人群在随后的15年内血压会超过140/90mm Hg,CVD风险增加3.01倍。

中青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亟待改善。根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2009-2010)显示:

2.png

病理生理学特征 

3.jpg

根据中青年高血压病理生理学的这些特征,β-受体阻滞剂对交感神经系统(SNS)的抑制作用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对RAS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控制。

临床特征

4.jpg

临床评估与诊断

绝大部分中青年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约为5%-15%。    

  • 血压监测

在中国,动态血压监测( ABPM)尚未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城市地区的家庭血压监测(HBPM)有所增加,但是使用率和整体知识水平仍然很低。在中国,诊室血压(OBP)测量目前仍是诊断高血压的金标准。但是,仅凭OBP测量不足以准确诊断“白大衣高血压”或排除“隐匿性高血压”,这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很常见。

因此,对于新诊断的OBP值较高的患者,建议使用ABPM或HBPM以确认诊断。积极使用HBPM并通过自我测量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消除治疗惰性,从而改善血压的控制。    

  • 总体CVD风险评估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尽管短期内(5-10年)总体CVD风险不高,但长期(> 10年)和终生CVD风险较高。对61,585名55岁以上无CVD的美国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终生CVD风险为42%-69%,而血压维持或降至正常范围的人该风险为22%-41%。

在中国人群观察到的10年和长期CVD风险,验证了基于China-PAR项目而开发的ASCVD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用于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和CVD风险的管理。

  • 高血压治疗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目标

5.jpg

  • 非药物治疗

应该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或许可以改善降压治疗效果并且降低CVD风险。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     

6.jpg

  • 药物治疗:


7.jpg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流程图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CCB:钙通道阻滞剂。合并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β阻滞剂和利尿剂联合。 

相关CVD危险因素管理

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CVD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级预防策略,应包括戒烟、控制体重、他汀类药物用于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控制。

8.jpg高血压以及LDL-C水平和治疗目标

推荐要点汇总 

★  鼓励使用HBPM确诊高血压。

★  筛选CVD风险因素并进行总体CVD风险评估。

★  所有患者的常规推荐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 Hg,如能耐受,大多数患者血压可降至<130/80mm Hg;合并糖尿病或心衰的患者,应遵循相关指南进行个体化血压管理。

★  提倡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手段。

★  对于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可将五种降压药中的任何一种用作初始治疗选择。由于SNS或RAS激活在中青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因此β受体阻滞剂和RAS抑制剂(ACEI或ARB)可有效降低这些患者的血压(尤其是舒张压DBP),因此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心率升高、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而ACEI或ARB对于代谢紊乱或慢性肾脏病(3a期或更高阶段以降低蛋白尿和终末期肾病风险的患者)更适用。ACEI或ARB也被推荐给患有冠心病或心衰的患者(与β受体阻滞剂优先级相当)。

★  高风险患者推荐起始联合治疗,包括具有多种CVD危险因素,2级或3级高血压或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将ACEI或ARB与二氢吡啶CCB或噻嗪类/噻嗪类利尿剂联合使用;但对于DBP和心率升高的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CCB或利尿剂(对于代谢异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后者),或者将ACEI或ARB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不建议将ACEI与ARB联合使用。

★  对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和治疗策略。

来源:医视通

↓↓↓点击下载共识原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