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9 CSCO】全体大会论文交流专场——群星闪耀,展示创新精准研究成果

2019-09-19作者:Aurora资讯
头颈部肿瘤结直肠癌消化系统肿瘤胸部肿瘤 2019CSCOCSCO年会全国大会论文交流专场肺癌甲状腺癌

2019年9月18日~22日,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创新精准研究,探索智慧医疗”。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学盛会,本次大会将有来自全国各地三万余肿瘤学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分享近一年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交流诊疗经验。《中国医学论坛报》继续为您带来一线资讯和现场报道,精彩不容错过!

        2019年9月19日8:15,一场完美结合科技感和人文关怀的音乐剧拉开了2019 CSCO年会的序幕,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肿瘤学专家学者们共同见证了2019年度成就奖和优秀论文奖的诞生。在贺福初院士、赫捷院士、李进教授的精彩报告后,主会场迎来了另一个学术高潮——全体大会论文交流专场。本专场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教授共同主持。 

WechatIMG1.jpeg

吴一龙教授(左)、徐瑞华教授(中)、王绿化教授(右)

全体大会报告论文1

西妥昔单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PBCT)作为头颈部复发/转移性鳞状细胞癌(R/M SCCHN)的一线(1L)治疗:随机,3期CHANGE-2试验的最终总生存分析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郭晔教授

WechatIMG5.jpeg

郭晔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汇报的这项国内多中心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探索了联合西妥昔单抗在我国R/M SCCHN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头颈部鳞癌是所有肿瘤中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最强的瘤种,而西妥昔单抗作为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已经在国外被批准用于治疗局晚期和R/M SCCHN。对于R/M SCCHN,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200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的EXTREME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化疗相比,联合西妥昔单抗显著改善了肿瘤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和生活质量。但该项研究主要在高加索人群中进行,在亚裔患者中是否会因为种族差异导致结果产生影响尚不得而知。其次,国内的头颈部鳞癌治疗往往以手术为主,单独使用同期放化疗作为根治性手段的患者比例较低,因此单纯远处转移的比例可能较高。再次,国外头颈部鳞癌的亚型以口咽癌最为常见,而国内口腔癌和下咽癌的发生比例较高,HPV感染相对罕见。最后,EXTREME方案中的顺铂使用剂量为100 mg/m2,而国内患者通常无法耐受这一剂量强度。基于上述原因,非常有必要在国内开展临床研究,从而验证在我国患者中联合西妥昔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主要终点是PFS期,并采用独立评估委员会判断终点事件。主要入组了243例R/M SCCHN患者,2/3随机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75 mg/m2)和5-FU的联合治疗,1/3随机接受单纯化疗。治疗期间出现顺铂相关的非血液学毒性,后续可采用卡铂代替。结果显示,联合西妥昔单抗显著改善了肿瘤ORR(50.0%比26.6%)、PFS期(5.5个月比4.2个月)和OS(11.1个月比8.9个月)期。在安全性方面,西妥昔单抗并没有显著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组中类似。皮肤反应和输液相关反应是西妥昔单抗的常见毒性,但3/4级的发生率均小于5%。

        CHANGE-2研究验证了在中国患者中联合西妥昔单抗的获益,也奠定了西妥昔单抗在R/M SCCHN一线治疗中的地位。

■现场点评

复发转移头颈鳞癌的一线治疗:经典与新数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教授

WechatIMG4.jpeg

张力教授

       头颈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7.5万例,死亡病例约3.6万人,其中,复发转移头颈鳞癌(R/M-SCCHN)患者的预后极差。正如郭晔教授所言,2008年EXTREME研究奠定了该方案一线治疗地位长达10年,今年CHANGE-2期研究的最终OS数据,验证了EXTREME模式对中国患者同样有生存获益,填补了我国患者的空白,为中国患者使用该治疗方案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EXTREME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5-FU给药难题、缓解持续时间短、OS延长差强人意等。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报道的TPExtreme研究探索了紫杉类替换5-FU(TPEX方案)在SCCHN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并没有达到主要终点,即4个疗程紫杉类+铂类+西妥昔单抗,并没有比6个疗程5-FU+铂类+西妥昔单抗的方案提高生存期。虽然该研究也没有改变临床实践,但TPEX方案比EXTREME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少,也是一种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方面,KEYNOTE-048是首个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对比EXTREME方案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今年ASCO上报道的最终结果表明,对于PD-1配体(PD-L1)联合阳性分数(CPS)≥1%、20%以及总体人群,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OS,而免疫单药仅在CPS≥1%、20%的人群显示出生存获益。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均没有显著提高ORR和PFS,提示大多数患者并不能获益。因此未来需要寻找疗效预测标志物,实现更精准的治疗。

       此外,多个针对SCCHN信号通路异常及驱动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也正在临床试验中,期待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总结来说,需要根据疾病复发时间间隔、患者体能状态、合并症、肿瘤PD-L1表达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全体大会报告论文2

呋喹替尼三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期临床研究(FRESCO)中的肝转移亚组分析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秦叔逵教授

WechatIMG3.jpeg

秦叔逵教授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汇报的这项Ⅲ期FRESCO研究中肝转移人群的亚组分析,研究共计287例结直肠癌(CRC)肝转移患者,其中呋喹替尼治疗组185例,安慰剂治疗组102例。与安慰剂相比,呋喹替尼显著改善了CRC肝转移患者的中位OS(8.61个月比5.98个月)。同时,呋喹替尼组CRC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也显著延长(3.71个月比1.84个月)。在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CRC肝转移患者中,KRAS突变型和KRAS野生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7.46个月与10.38个月;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59个月与7.13个月。分别有7例(3.8%)和2例(2.0%)CRC肝转移患者在接受呋喹替尼和安慰剂治疗中观察到肝毒性。      

       肝脏是CRC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转移也是CR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项探讨肝转移对呋喹替尼治疗CRC疗效和肝毒性影响的研究证实了,与安慰剂比较,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显著提高了CRC肝转移患者的OS和PFS。值得注意的是,与KRAS突变型CRC肝转移患者相比,KRAS野生型患者更能从呋喹替尼治疗中得到OS获益。在CRC肝转移患者中,呋喹替尼的肝毒性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

■现场点评

FRESCO研究最新声:肝转移亚组获益突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张小田教授

WechatIMG6.jpeg

张小田教授

       呋喹替尼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高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3及磷酸化VEGFR(p-VEGFR)2,3。2017年ASCO年会上首次报告的FRESCO研究是我国自主创新研究抗肿瘤药物领域的里程碑式进展,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并获评2018年度中国临床肿瘤学研究重要进展。本届年会由秦叔逵教授首次公布FRESCO研究中肝转移亚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在此特殊人群中,与安慰剂相比,呋喹替尼治疗显示出显著的生存期改善,中位OS和PFS均明显延长,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目前转移性CRC三线治疗中,瑞戈非尼、TAS102和呋喹替尼3个药物分别在5项前瞻性研究中显示了生存优势。相对其他4项研究,FRESCO研究仅纳入中国患者,其中69%为肝转移患者,60.1%既往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这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作为首项在转移性CRC三线治疗的肝转移亚组的前瞻性随机对照探索性研究,一经公布即备受肿瘤学界瞩目,必将给我国晚期CRC的精准药物选择和全程管理带来改变。基于特殊的人群特点,在三期研究总人群的生存数据中,呋喹替尼略好于瑞戈非尼和TAS-102;尤其是肝转移的患者,呋喹替尼的OS和PFS都有明显获益。CRC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微环境存在差异,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微环境及免疫状态同样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CRC肝转移的治疗更加复杂,探索治疗优势人群和联合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全体大会报告论文3

纳武利尤单抗对比化疗二线治疗复发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heckMate 331研究中国亚组队列结果

吉林省肿瘤医院  程颖教授

WechatIMG7.jpeg

程颖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汇报的CheckMate331研究中国亚组的数据分析结果提示:中国患者的中位OS在纳武利尤单抗组优于化疗组,提示中国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有生存获益的趋势,且未发生新的不良事件。      

       免疫治疗获批SCLC一线和三线治疗,数据来自全球IMpower133研究、CheckMate032研究以及Keynote028/158研究的结果,这几项研究公布的结果中纳入的中国人群非常有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的研究中,亚裔人群亚组分析和中国人群的研究CheckMate078显示,亚裔患者与高加索裔人群相比有获益更多的趋势。CheckMate331研究是一项纳武利尤单抗与拓扑替康或氨柔比星比较二线治疗SCLC的Ⅲ期研究,尽管在总体人群中没有证实纳武利尤单抗优于标准二线化疗,但在亚组分析中发现亚裔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有获益的趋势。

       CheckMate331在此次报告的中国亚组队列中,共入组了来自中国17个中心共82例患者,其中纳武利尤单抗组39例,拓扑替康组43例。截止2018年9月,中国亚组在最短随访时间16个月时的中位OS分别为:11.5个月比7.0个月;6个月的OS率分别为69%和56%,1年OS率分别为48%比36%,尽管没有获得统计学差异,但从数值看,中国亚组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位OS更长,12个月OS率更高。两组ORR有显著差异,纳武利尤单抗组为20.5%,化疗组为4.7%;缓解持续时间(DOR)也有明显获益(未达到比8.3个月)。就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而言,所有级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在纳武利尤单抗组和化疗组分别为77%和100%。

       这是首个公布结果的中国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Ⅲ期研究数据,对于中国SCLC患者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也为今后中国SCLC免疫药物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但因与全球队列相比,基线数据仍然存在一些不平衡,因此在研究解读时也应注意。 

■现场点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洁教授

WechatIMG8.jpeg

王洁教授       

       SCLC预后较差,过去30年来,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尝试在SCLC领域屡战屡败,CASPIAN和IMpower133研究确定了SCLC免疫治疗的一线格局,而在二线治疗中,CheckMate331全球人群数据是一个阴性结果,但是程颖教授介绍的CheckMate331中国人群SCLC免疫治疗结果中位OS获益,其结果优于全球人群。分析研究人群特点可以发现,基线特征均衡,对照组数据与预期相符,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中国队列样本量较小,因此,对于这一研究结果的分析,需要谨慎解读并开展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探索。

       SCLC免疫治疗的热点主要有三方面,(1)SCLC免疫治疗结果是否受到东西方人种影响,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分析了东西方人种的差异,但结果尚不统一,无法得到确实的结论;(2)临床特征是否会影响SCLC免疫治疗,已有研究发现铂耐药,基线无肝转移的亚组SCLC患者获益更大,但确切结果尚待证实;(3)是否有生物标志物能指导选择SCLC免疫治疗获益患者?刚结束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有研究显示,整合基因表达与微环境因素的SCLC新分型或可助力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我们期待未来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开展更多中国人群创新性研究。

全体大会报告论文4

安罗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B期临床试验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李大鹏医生

WechatIMG9.jpeg

李大鹏医生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大鹏医生汇报的这项多中心研究是在前期单臂试验(NCT01874873)的基础上,通过安慰剂对照的ⅡB期临床试验(NCT02586350),进一步验证安罗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标入组人群为未使用过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性MTC患者(至少具有一个符合RECIST 1.1标准的可测量病灶)。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安罗替尼组或安慰剂组。给药方法为每天12 mg,用两周停一周,三周为一个周期。安慰剂组进展后可交叉到治疗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期,次要终点包括ORR,疾病控制率(DCR),OS等。

结果显示,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15个研究中心共纳入91名合格患者(安罗替尼组62人,安慰剂组29人),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0.67个月和11.07个月,二者差异显著。安罗替尼组与安慰剂组的ORR分别为48.39%和3.45%,二者差异显著。两组的DCR分别为88.71%和86.21%,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OS数据均未成熟。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 和96.55%,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42% 和37.93%,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安罗替尼组发生率高于10%的3、4级不良事件是手足皮肤反应(12.9%),脂肪酶升高(12.9%),高血压(11.3%),高甘油三酯血症(11.3%)。

       该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指标,安罗替尼组的中位PFS较安慰剂组提高了9.6个月。安罗替尼治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控,未发现新的不良事件。

       这项ⅡB期临床试验证明了安罗替尼在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性MTC中的临床应用潜力。 

■现场点评

MTC治疗的曙光

北京协和医院  林岩松教授

WechatIMG10.jpeg

林岩松教授

       M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肿瘤,虽然仅占甲状腺癌的2%,但其恶性程度高于起源于滤泡细胞的分化型甲状腺,晚期MTC患者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性MTC患者10年生存率为71%,而远处转移者为26%。手术是不伴远处转移MTC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针对远处转移或局部晚期无法切除的MTC,由于其对放射性碘治疗、放疗及化疗均不敏感,近年出现的靶向药物成为这部分患者的主要挽救治疗手段。目前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针对MTC的靶向药物仅有凡德他尼(vandetanib)及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但都尚未在我国上市。

       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 等激酶,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也能有效抑制肿瘤的侵袭性,延缓肿瘤的转移。其对NSCLC、SCLC、软组织肉瘤、结直肠癌、胃癌、肾癌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唐平章、高明教授团队在2017年ASCO年会上首次公布了安罗替尼治疗晚期MTC者的Ⅱ期单臂临床研究结果,58例晚期不可切除的MTC患者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后,其中位PFS为12.8个月,总体ORR达到48.28%。在2019年ASCO年会上高明、唐平章教授又进一步展示了安罗替尼在晚期MTC的临床疗效,这项来自中国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可以将患者的中位PFS由11.07个月延长至20.67个月,尽管没有出现完全缓解(CR)的病例,但ORR为48.39%,总体DCR为88.71%,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安慰剂组在观察期内疾病稳定(SD)患者比率亦高达82.76%,而由于安慰剂组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导致两组患者在DCR上未显现出明显差异,这提示需进一步依据入组前进展情况,将入组患者及其对安罗替尼的治疗疗效反应进行分层分析。此外,这项研究中,有关基因特征的亚组分析以及基于分子特征的疗效分析虽暂未公布,但令人期待。

       这项来自我国的针对晚期MTC这一相对罕见的“孤儿肿瘤”的大样本研究,首次向国际同道展示了安罗替尼对于晚期MTC的治疗效果及较好的耐受性,为我国晚期MTC患者探索了价格低廉、有效的、可及的靶向治疗药物,为我国晚期MTC的诊治带来曙光,其鲜明PR率及疗效亦有可能为晚期难以手术的MTC患者争取到再次手术的机会,为术前辅助治疗探索新的道路。

供稿 | 郭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柳菁菁 程颖(吉林省肿瘤医院)林岩松(北京协和医院)

编辑及整理 | 刘婷(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