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阿司匹林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毋庸置疑,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药物,甚至网络上流传称其为床头救命用药。
阿司匹林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可能会损伤消化道黏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或疼痛,严重时可引起呕血、黑便等。
基于可能会发生的胃部不良反应,曾经患过胃溃疡及其他胃部疾病的患者如需服用阿司匹林应该引起注意,那么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注意事项呢?
小剂量服用
在一定范围内,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不会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消化道损伤风险会增加。有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200mg/d的患者比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多出了3倍。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该选择最低有效剂量75-100mg/d。
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对消化道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磷脂层,破坏胃黏膜的疏水保护屏障;在胃内崩解使白三烯等细胞毒性物质释放增多,进而刺激并损伤胃黏膜;也可损伤肠黏膜屏障。
目前国内销售的阿司匹林基本都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设计肠溶片的目的就是避免阿司匹林在胃中被吸收,肠溶片在胃酸的环境下不会崩解,而在肠道碱性的环境下阿司匹林才被释放发挥作用。
此外,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应该空腹。就拜阿司匹灵来说,其在胃酸PH<3的情况下并不崩解。饭后胃酸稀释,此时服用拜阿司匹灵会导致其在胃中崩解,直接损伤胃粘膜。
筛查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服用阿司匹林的Hp感染阳性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的风险要比Hp感染阴性者高得多。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来说,Hp感染阳性也是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前应检查Hp,阳性者应根除。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一般情况,下列三者需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1、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高龄本身就是消化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65岁以上的老人能从抗血小板的治疗中得到更多的益处,需要专业医师权衡。
2、有消化道疾病史的患者。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等病史以及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消化道损伤的风险。
3、联合用药的患者。联合用药包括联合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联合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些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增加消化道损伤以及出血的风险。
长期随访
在阿司匹林长期治疗中,除了规范正确剂量、服用方法和去除危险因素外,这些有胃肠道疾病史的高危患者还需要注意监测和观察消化道不适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尤其在用药最初12个月内,需要注意观察有无黑便或不明原因的贫血,以便早期发现不良反应。建议长期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大便常规。
来源:大象心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