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病理证实的症状、影像不典型的Caroli病1例

2021-04-0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病例摘要



Caroli 病(CD)是一种以非阻塞性肝内胆管扩张为特征的罕见先天性疾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大多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许多病例无法追寻典型的遗传家族史。Caroli 病包括两种类型,简单型(称为 Caroli 病)和以先天性肝纤维化和 / 或多囊肾病为特征的 Caroli 综合征。目前认为 PKHD1 基因是 Caroli 病、Caroli 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下面介绍本院病理确诊的1例症状、影像不典型的CD。






正 文



一、临床资料

患者 43 岁,男性,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 HBsAg、抗 - HBs、抗 - HBe 阳性”15 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家族史无特殊。2013 年 9 月 11 日因反复右上腹不适于本院首诊,门诊腹部 B 超示 :弥漫性肝损害,考虑纤维化至肝硬化阶段,肝脏多发性囊性占位病变,考虑肝囊肿,肝内偶见斑片状高回声区,性质待查(图 1)。HBV DNA 8.33×10 4 IU/ml,住院 CT 增强示肝内多发囊肿(图 2)。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2013.09.18):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G0+S1(图 3);天狼猩红染色 :部分汇管区扩大,有芒状纤维形成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HBsA(+++),浆型,片状分布 ;HBcAg(-);HCVAg(-)。住院期间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015 年 11 月 16 日再次因右上腹不适就诊,腹部查体无特殊,门诊检查 :HBV DNA < 100 IU/ml,腹部 B 超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显示 :肝脏多发囊肿,肝脏实质回声明显增粗 ;考虑肝脏纤维化(S2 ~ S3)。住院后在 CT 引导下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轻度,G0+S1 ;肝组织部分汇管区见多个囊性扩张胆管,考虑为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 [(Caroli 病,CD)图 4]。两次住院期间,大小便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凝血功能、肝纤四项(III 型前胶原、IV 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甲胎蛋白、自身免疫性肝病谱(抗单链 DNA、抗线粒体 2 型抗体、抗 sp100、抗肝肾微粒体 1 型抗体、抗 gp210、抗肝细胞溶质抗原 1 型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铜蓝蛋白、抗核抗体谱(抗双链 DNA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 Sm 抗体、抗 SnRNP 抗体、抗核糖体 P 蛋白抗体、抗 SS 抗原 A 抗体、抗 SS 抗原 B 抗体、抗着丝粒抗体、抗 DNA 拓扑异构酶抗体、抗组氨酰 RNA 合成酶抗体)、心肌酶、抗 - HCV、甲状腺功能及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出院后患者未诉腹部不适,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至今,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HBV DNA < 100 IU/ml,腹部 B 超大致同前。2019 年 5 月 8 日上腹 MRI(图 5)显示 :肝内见弥漫分布大型 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影,增强无强化,考虑肝内多发囊性病变(胆管错构瘤?CD?);左肾见一直径约 10 mm 类圆形 T2WI 高信号影,增强无强化,考虑肾囊肿 ;建议完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2020 年 1 月 20 日 MRCP(图 6)显示 :(1)肝内多发异常信号灶,考虑 CD 可能 , 建议必要时活组织检查 ;(2)左肾囊肿可能。



二、讨论

CD 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疾病。CD 的诊断依赖于成像证实肝内胆管与胆道连续性的囊性扩张。超声可见肝内胆管呈囊样或串珠样扩张,囊肿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囊肿之间可见正常胆管声像。CT 表现为肝内多发的类圆形或形态不一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囊内强化的小圆点影,称为“中心点”征,是 CD 的 CT 特征性表现 。MRCP 对于确定肝内囊性扩张胆管是否与胆道系统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该患者未见胆囊结石、典型的“中心点征”及增强 CT 强化,但 MRCP 显示多发异常信号灶,部分与小胆管密切相关,考虑 Caroli 病。


肝活组织检查是诊断 CD 的金标准,通常表现为纤维间隔内含有形态各异的胆管,可伴有典型的肝内胆管发育畸形或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 


该病例合并乙型肝炎,反复右上腹不适,无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多囊肾等表现,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右上腹不适 ;其次该患者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未见胆囊结石、典型的“中心点征”及增强 CT 强化,但有过类似的增强 CT 无强化的病例报告。患者多次超声均提示肝多发囊肿,数量繁多,且部分囊肿周边有高密度点状信号,为 Caroli 病可能,最终经病理证实部分汇管区见多个囊性扩张胆管,MRCP 再次验证部分小病灶与小胆管密切相关,考虑诊断 CD。


通过该病例,我们得出以下经验 :(1)虽然 CD 是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但对于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腹痛、反复胆道感染、黄疸或不明原因的慢性胆汁淤积、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症状者应考虑到 CD 的可能。(2) 随着腹部超声普及,肝囊肿发现率逐渐上升。据报道,美国肝囊肿的流行率高达 15% ~ 18%,对于超声提示多发肝囊肿伴肝内胆管扩张、肝纤维化者,需考虑 CD 可能。(3)CD 患者起病早,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反复上腹痛、发热等,容易漏诊、误诊。(4)CD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同时需要与多种疾病鉴别,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5)基因检测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对 CD 的诊断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转载自《病理证实的症状、影像不典型的Caroli病1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