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发布。这是《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的系列之一,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发布。
现撷取《指南》要点,以飨读者。
糖尿病所致的肾脏损害称为糖尿病肾脏病(DKD),临床诊断标准为UACR>0 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持续超过3个月,且排除其他非糖尿病性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
确诊DKD后,应联合CKD分期(G1-G5)和白蛋白尿分期(A1-A3)判定DKD严重程度、进展和死亡风险及临床随访和转诊频率(见表1)。
表1 CKD进展风险及临床随访和转诊频率
注:背景颜色代表CKD进展和死亡的风险;表格中的数字为建议每年随访的次数:绿色为低风险,建议每年随访1次;黄色为中风险,建议每年随访1次;橙色为高风险,建议每年随访2次;红色和深红色为极高风险,红色建议每年随访3次,深红色建议每年随访4次及以上;"如有CKD”表示虽无白蛋白尿,但可能存在其他肾脏损伤如病理、尿液、血液或影像学检查异常。a表示转诊至肾脏专科随访的频率。
例如,某患者eGFR为40 ml/(min·1.73m2)、UACR为358 mg/g,则诊断为DKD G3bA3,对应的DKD进展风险为极高风险,应每年至少随访3次。
DKD患者的血糖控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合并症、并发症、低血糖风险等,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
大多数成年DKD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为7%;对于年龄轻、病程短、预期寿命长、低血糖风险小、无或合并轻度并发症、合并症少的DKD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进一步严格至<6.5%,其前提是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年龄大、病程长、预期寿命短、低血糖风险大、并发症严重、合并症多的DKD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放宽至8%(图1)。
图1 DKD患者HbA1c分层控制目标
DKD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在130/80 mmHg以下,舒张压不宜低于60 mmHg,并应根据并发症及耐受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压目标间。
DKD患者的调脂和体重管理综合控制目标同一般T2DM患者。
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使用药物,同时充分评估患者心肾功能、并发症、合并症情况,根据eGFR调整药物剂量;建议优先选择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药物(如SGLT2i和GLP-1RA);尽量避免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口服降糖药物。
表2 不同肾功能分期降糖药物的使用(点击可查看大图)
注:深绿色表示无需减量;绿色表示减量;黄色表示慎用;红色表示不建议使用或禁用。
表3 各类降糖药物综合获益、风险评估表
来源:CDS2023年会《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发布会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更多会议精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