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张安琪 洪澜
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是伴有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尽管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超过80%能够实现血管成功再通,仍有约一半的患者在术后无法恢复功能独立。既往研究提示取栓术后血压与功能预后相关:过高的血压引起再灌注损伤,而过低的血压加重脑缺血损伤。既往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提示强化血压管理不能改善临床预后,甚至可能有害。当前指南推荐在血管再通后24小时控制血压范围≤180/105mmHg。
值得注意的是,血压对功能预后的影响可能受到时间因素影响。ENCHANTED 2/MT研究的亚组分析提示在发病后超过6小时实现再通的患者中,强化血压管理有显著的不良影响,但在6小时内实现再通的患者中并未观察到这一现象[1]。此外,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EVT后前6小时内较低的血压水平与良好功能预后相关,在6小时后则不然[2]。
本研究旨在探索对起病6小时内接受EVT并成功再通的AIS患者进行强化血压管理的疗效。脑缺血和相关血压波动的时间较短,更好地反映了早期阶段的病情,同时无需CTP筛选,在真实世界环境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IDENTIFY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多中心、开放标签、结局盲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计划进行EVT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在经过筛选后,被1:1随机分配至强化降压组(EVT术后24小时控制SBP<130mmHg)及标准组(SBP<180mmHg)。主要终点为90天不良功能预后(mRS 3-6)。预计招募样本量为600例,根据麻醉方式(局麻/全麻)及NIHSS评分(<15/≥15)分层。
1) 年龄≥18岁
2)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AIS
3) 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EVT(发病至穿刺时间≤6h)
4) 成功再通
5) EVT后6小时内SBP>130mmHg
6) 获取知情同意
1) 大面积梗死(ASPECTS<6)
2) EVT后任意颅内/颅外段大血管狭窄率≥70%
3) 病前mRS≥2
4) 随机化前出现颅内出血(ICH)、脑疝、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或其他结局事件
本研究在中国9个省的63个卒中中心进行。研究者预先指定了在完成前一半样本的90天随访后进行中期分析。由于其他类似RCT发布的中性结果和有害效应,基于IDMC建议,本研究于2024/03/18提前终止。最终招募患者383人,强化降压组183人、标准组200人,无患者失访。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可比。平均年龄72岁,约一半为女性。中位NIHSS评分在强化降压组为16,标准组为15。超过60%的患者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CE)。平均基线SBP为150mmHg。约42%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约50%患者在全麻下接受了EVT。从发病到再通的中位时间约为4.8小时。
强化降压组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125mmHg vs. 135mmHg)。
意向性分析提示,强化降压组与对照组达到主要终点的比例无显著差异(71.0% vs. 67.5%, RR=1.05, 95%CI 0.92-1.20, p=0.45)。两组在mRS分布上无显著差异(OR=1.16, 95%CI 0.81-1.65, p=0.42)。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均未见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两组之间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强化降压组发生严重功能残障(mRS 4-5)以及严重功能残障或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4小时内出现低血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对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EVT并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IS患者,强化降压至<130mmHg并不改善功能预后。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已探索了数个EVT术后的潜在降压靶点(SBP<120/130/140/160mmHg),但无论缺血时间的长短, EVT血管再通后的强化血压管理始终缺乏证据支持。本研究多数患者发生心源性栓塞,可能无法从SBP<130mmHg的强化降压中获益。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提前终止与仅纳入中国AIS患者;此外,标准组中有1/3患者的24小时平均SBP<130mmHg,这可能导致了交叉效应。
[1] Yang P, Song L, Zhang Y, et al.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fter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ENCHANTED2/MT):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blinded-endpoin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22;400(10363):1585-1596.
[2] Chu HJ, Lin CH, Chen CH, et al.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parameters on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first 6 hours after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J Neurointerv Surg. 2020;12(10):937-941.
【原创文章 转载请申请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