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吕琰琛
由于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存在差异,其用于识别大梗死核心(Large core infarct, LCI)患者的影像模式是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不同研究对该类患者的识别方面存在差异。
目前,大部分探索针对LCI患者进行动脉内取栓治疗(Intra-arterial therapy, IAT)的RCT研究,均利用联合或高级成像技术(MRI和/或CTP)来筛选LCI患者。例如,在RESCUE-Japan LIMIT,86.2%的患者进行了MRI成像1,在ANGEL ASPECT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P成像2,在SELECT2 研究3中,97.4%的患者接受了CTP成像,2.3%的患者进行了MRI成像,并且上述三项研究均选取了ASPECTS评分为 3-5分的患者。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医院只能进行头颅CT平扫检查,意味着上述研究的成果在可靠性和适用性方面存在一定争议。
基于此,TESLA研究旨在利用最易实施的头颅CT平扫来筛选ASPECTS评分为2-5分的大梗死核心患者,并探索IAT在这一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团队的Osama O.Zaidat和Albert J. Yoo教授在2023年ESOC大会上分享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
TESLA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法,贝叶斯自适应富集设计的临床试验。
患者的主要纳入标准为:
1.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2. 存在颅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 M1段闭塞;
3. 基线NHISS评分≥6分;
4. ASPECTS评分为2-5分(基于头颅CT平扫);
5. 在最后正常时间24小时内进行随机分组。
患者以1:1的方式随机分配到IAT组和对照组。IAT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动脉内取栓治疗(IAT)。对照组接受单独的药物治疗(例如 rtPA溶栓)。研究人员在24h(16-36h)、5-7天或出院时、30(±7)天、90(±30)天、1年(±60天)对患者进行随访。
主要效应结局指标为:90天的效用加权mRS (Utility Weighted mRS, UW-mRS ,和mRS相反,UW-mRS分数越高,功能越好)。
次要效应结局为:90天的整体mRS变化情况, mRS 0-2的比例, mRS 0-3的比例;24小时,5-7天或出院时的NHISS评分以及主要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HISS 为0-2或较基线减少≥8分),90天生活质量评分(EQ-5D-5L),住院时间/出院情况,一年时的UW-mRS, 整体mRS变化情况, mRS 0-2的比例, mRS 0-3的比例(待随访)。
主要安全结局:90天死亡率。
次要安全结局:24h内症状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恶化:5-7天/出院时NHISS评分增加>4分;进行了一侧颅骨切除手术;手术相关并发症。
47个美国的医学中心参与了该项研究,其中44/47(94%)的中心成功招募了受试者。所有中心的ASPECTS评估人员均通过了线上的模拟测试或完成了一对一的基于案例的ASPECTS评估教学。
研究团队共筛选了302名患者,最终152名患者被纳入IAT组,148名患者被纳入对照组,IAT组中有151名患者完成了90天的随访,而对照组中有146名患者完成了90天的随访。
基线信息比较显示,IAT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两组的基线情况无显著差异。
对两组90天的UW-mRS分析显示,IAT组的UW-mRS高于对照组(2.93±3.39 vs. 2.77±2.98),但遗憾的是该差异(treatment benefit 0.626, 95% CI -0.091-1.340, p=0.957)并未达到预设的优效性的显著标准(pr> 0.975)。对次要效应结局的分析发现,虽然两组在整体mRS变化趋势、mRS 0-2的比例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IAT组mRS 0-3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0% vs. 20%, p=0.0325),并且IAT组的主要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6% vs. 13%, p=0.0008).同时,IAT组5-7天/出院时的NHISS评分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117),而IAT组90天生活质量评分(EQ-5D-5L)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8)。
亚组分析未发现年龄,性别,血管闭塞部位,基线NHISS等因素对结局的影响。ASPECTS 2-3分组和ASPECTS 4-5的结局亦无显著差异。
再灌注方面,IAT组中73%的患者获得了mTICI 2b-3级再通,54.7%的患者获得了mTICI 2c-3级再通,45.3%的患者获得了mTICI 3级再通。
在主要安全结局和次要安全结局方面,IAT组和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IAT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1.3-3.3%)。上述结果提示了IAT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均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IAT组发生PH1型, PH2型,HI2型的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
为了探索和排除各中心在头颅CT平扫采集和ASPECTS评分方面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核心研究团队的数据(IAT组:132人,对照组:119人)单独进行了分析。相似的,IAT组的90天UW-mRS高于对照组(3.15±3.47 vs. 2.32±3.01, p=0.980)。亚组分析同样未发现年龄,性别,血管闭塞部位,基线NHISS,ASPECTS分层(2-3 vs 4-5)等因素对结局的影响。
综上,TESLA研究通过单独的头颅CT平扫来筛选ASPECTS评分为2-5分的大梗死核心患者,并在该纳入标准下去探索I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发现,虽然90天UW-mRS未证明IAT在大梗死核心患者中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90天mRS 0-3比例,5-7天/出院时的NHISS评分和90天生活质量评分(EQ-5D-5L)的分析均提示了IAT治疗相对较于单纯药物治疗的优越性。安全性分析提示两组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IAT治疗可能会增加PH1型, PH2型,HI2型的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敏感性分析提示各中心在头颅CT平扫采集和ASPECTS评分方面的差异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整体而言,该研究探索并强调了仅基于头颅CT平扫来筛选大梗死核心患者进行IA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部分基层医院的诊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当然,研究人员也发现,在该研究中,IAT组的90天mRS 0-3的比例低于之前基于联合或高级成像技术(MRI和/或CTP)筛选患者的研究(TESLA 9.9% vs RESCUE 18.3% vs ANGEL ASPECT 13.7% vs SELECT2 19.2%)。同时,受限于该研究较小的样本量以及较短的随访时间,该筛选标准所带来的更长期的效应以及各亚组对远期结局的影响仍不得而知。
在未来,可以通过对上述研究的荟萃分析来验证该筛选标准的临床价值。同时,通过扩大样本量,可以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单纯使用头颅CT平扫来筛选大梗死核心患者时ASPECTS评分标准的界限。除此之外,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开发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ASPECTS评分培训,提高不同中心ASPECTS评分的一致性。相信随着各研究团队的努力,在未来会有更加统一,快捷,容易实施的影像筛选标准来帮助我们识别可从IAT治疗中获益的大梗死核心患者,从而为该类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