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1 ISC华山特约】最强证据挑战时间窗-AURORA终极汇集分析

2021-03-20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资讯
脑血管病原创

血管组 张怡然


“时间就是大脑”是急性卒中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对于急性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各种指南无一例外推荐6小时时间窗内的血管内治疗。既往的研究表明[1],到达急诊后每延误15分钟,患者致残率(mRS2-6)增加4%。那是否最后正常时间超过6小时的患者就不能从取获益了呢?2018年的两项随机对照试验[2, 3]采用严格的影像学手段筛选患者,均显示了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但是上述两项研究局限于北美,同时自动化定量化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并未广泛在全球开展,试验结果的可推广性尚需要大样本、不同种族、更实用的评估方法加以证明。

2021年3月19日美国中部时间10:30,来自Cooper神经研究所的Jovin教授在国际卒中大会上展示了AURORA的终极汇集分析(pooled analysis)结果。该项研究汇集了DAWN, DEFUSE3, ESCAPE, POSITIVE, REVASCAT和RESILIENT这6项随机对照试验,它们均旨在研究取栓术在前循环近端大血管闭塞型卒中的效应,并纳入了最后正常到随机时间超过6小时的患者。尽管6项研究都表明了取栓术的有效性,但汇集分析的意义在于更准确界定超(late window)患者中取获益的点估计,并用更强的检验效能探索亚组间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人群:

·       最后正常(Time Last Seen Well)到随机时间>6小时

·       CTA/MRA证实循环近端大血管(ICA,M1)闭塞性卒中

干预措施:现代取栓设备(取栓支架,抽吸导管)

对照措施:最佳药物治疗

主要终点:90天mRS序列分析(shift analysis)

次要终点:90天功能独立(mRS 0-2)

安全结局: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内死亡率

同时,本研究针对主要终点、次要终点、90天内死亡率按照预先界定的亚组进行了异质性检验。

 

6项试验中共505名患者被纳入分析(干预组266人,对照组239人)。其中,主要的样本量来自DAWN和DEFUSE3,约占总样本的3/4。上述两个试验采用严格的影像标准,使用RAPID对灌注影像进行梗死核心的定量化分析,要求核心大小不得超过上限,分别提出临床不匹配(clinical mismatch)和影像不匹配的入选标准。另外四项研究中或没有强制要求灌注影像,或强制对基线梗死体积进行定量评估,但对半定量的ASPECTS评分做出最低要求(ASPECTS>5/6)。NIHSS入选标准为大于等于6到10不等。支架取术为主要首次取栓技术,也有部分首先使用抽吸取栓。

image.png


image.png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没有明显差异。基线NIHSS评分中位数为16,基于平扫CT的ASPECTS评分中位数为8(7-9),发病到随机时间约10.5小时。

image.png


主要终点分析显示动脉内取栓术能带来获益,矫正后的cOR为2.54(1.83-3.54),减少残疾(mRS评分降低1分)病人需要治疗的人数(NNT)为3。各个研究中心之间的疗效未见显著异质性(P=0.18)。在血管内治疗组中,81%(216/263)达到了血管成功再通。干预组和治疗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5.3% vs 3.3%)和90天内死亡(16.5% vs 19.3%)事件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除发病到随机时间在12-24h组EVT疗效(cOR 5.86,3.1-10.94)显著由于6-12h组以外(cOR 1.76,1.18-2.62,P=0.06),各亚组间未见疗效的异质性。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