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早筛查,重循环,早期抗纤维化治疗实现IPF长期获益

2023-06-20作者:贺鹏资讯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点是出现进展的、不可逆的肺实质纤维化,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组织学和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患者因肺部组织呈蜂巢状,被形象地称为“蜂窝肺”。

IP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早期典型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以及干咳,晚期患者合并右心功能衰竭以及肺动脉高压,预后极差,据文献报道,中位生存期仅2-3年,5年生存率低于30%,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欧阳松云教授分享IPF的临床诊疗方法、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尼达尼布的临床研究数据等内容,以期能推动领域发展,助力患者长期获益。


01.HRCT、肺功能筛查助力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

IPF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的肺部疾病,预后极差。与癌症一样,越到终末期,治疗效果越差,所以一直倡导“早诊断早治疗”。那么,如何在影像学上精确诊断IPF/ILD显得尤为重要。欧阳松云教授,认为目前ILD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四种——X线胸片、常规CT、HRCT和MRI。但由于X线胸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常规CT常只用于初步判断、MRI应用于ILD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得到学科公认,欧阳松云教授认为:“HRCT目前为止是诊断IPF/ILD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无可替代的,是最准确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欧阳松云教授认为,以下这些HRCT征象可提示肺间质性病变的可能:小叶间隔增厚、网状影、蜂窝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实变影和肺容积缩小等。其中,蜂窝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网状影、胸膜下不规则异常影和肺容积缩小等是肺纤维化的5个主要HRCT征象,临床医生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ILD患者的肺功能(FVC)会持续下降,而且FVC的变化能够对ILD疾病的进展以及预后有很好的预测功能,FVC下降越明显,生活质量恶化程度越大,生存预后越差,所以专家共识推荐FVC改变作为评估ILD疾病进展的指标。FVC更适合作为临床研究的终点,自2000年,FVC的使用已经超过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被广泛接受并被作为ILD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并且也获得了药物审评监管部门的认可。

欧阳松云教授认为:“对于有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的工具。”对于ILD疾病的诊断与监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指南共识,都一直强调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所以欧阳松云教授建议:“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首诊即应开始肺功能筛查,并在随后每3-6个月进行随访。”


02.

IPF患者尽早抗纤维化治疗,
延缓肺纤维化进程

抗纤维化治疗在IPF中非常重要,尽管目前医疗水平尚不能逆转肺纤维化,但尽早抗纤维化治疗已经证实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在这一方面,我们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目前轻中度IPF患者抗纤维化药物的使用率远远低于欧洲国家。欧阳松云教授认为:“早期抗纤维化治疗能够延缓肺纤维化的进展,未来我们应致力于使早期轻症IPF患者更早用上药物。”

尼达尼布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唯一获批用于治疗IPF和SSc-ILD的靶向抗纤维化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膜PDGFR、FGFR、VEGFR胞内段的酪氨酸激酶,阻断上述生长因子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进而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延缓肺纤维化进程。尼达尼布也可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抑制TβR-Ⅱ、Smad3、P38MAPK磷酸化,延缓肺纤维化。另外,尼达尼布还具有抗炎、改善血管重塑的作用。

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无论是在TOMORROW还是INPULSIS研究中,都取得了一致性的阳性结果:尼达尼布可显著减缓IPF患者FVC的年下降率。

基于尼达尼布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多个临床研究结果,欧阳松云教授认为:“尼达尼布能够有效地延缓IPF和SSc-ILD患者肺功能下降、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延长生存时间,且长期应用安全性好。”

对于IPF,建议早诊断早治疗。在怀疑ILD后,即应及时做HRCT检查,欧阳松云教授呼吁:“应该尽量避免病变发展到晚期,HRCT已出现典型蜂窝影才做出诊断与治疗。”

近些年来,IPF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之相反的是医生与患者对此病的总体认知率相对较低,很多患者就诊晚、漏诊率、误诊率较高。如果患者能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