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8岁女娃脖子长瘤,怎样检查又清晰能减少伤害?

2020-07-15作者:论坛报肿瘤小编资讯
原创

8岁的深圳女孩晴晴原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半年前,她的颈部出现了几个肿块,摸上去比较硬,一段时间后,脖子越来越粗,说话声音也逐渐嘶哑。父母立刻带她去做了超声检查,竟发现其颈部长了个瘤子。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病情,医生建议晴晴再做磁共振成像(MRI)。


   “不是已经做了超声检查,为什么还要做核磁呢?”

   “做这么多检查,会有辐射吗?”

晴晴的妈妈爱女心切,一口气抛出了两个问题。

相信很多患者都和晴晴妈一样,针对各项检查往往会问个不停,疑虑重重。


长期深耕甲状腺癌影像诊断的国家二级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专业组副组长罗德红教授表示:这个检查不仅效果好,而且对孩子没有射线影响。

 

01

超声联合磁共振,甲状腺癌诊断的新“黄金搭档”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评价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这三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超声由于其操作简便、准确率高、无创的特点,目前是甲状腺疾病筛查的首选,但这项检查也有一定的弊端——需要依赖超声医生的个人经验,且对于位置比较深或侵入纵隔的病灶及周围情况显示有一些局限。


CT检查弱化了对操作者的依赖性,可以客观地显示甲状腺病灶及周围结构情况,但具有一定的辐射。由于甲状腺属于对X射线特别敏感的器官,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而言,这项检查有可能增加甲状腺发生病变的概率。


MRI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对病变的检查更加敏感,更加准确。再加上有些人不适合做CT增强,更需要核磁共振作为补充检查:


  1. 没辐射对人体没损害。MRI本身没有产生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使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

  2. 图像分辨率高,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

  3. 图像为三维立体成像,可以提供多层次的诊断信息,能更清晰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为后续临床医生诊治提供清晰“作战图”。

  4. 不仅能发现更细小的病灶,小到2毫米的微小结节都能清楚显示,还能提供鉴别病灶良恶性的有力证据。

目前通行的检查手段是“超声+CT”,在影像诊断科、头颈外科、病理科的共同努力下,“超声+MRI”强强联手,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后,再做MRI进一步检查,以便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甲状腺的普通MRI检查能满足临床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


传统MRI检查虽然相比CT有诸多优势,但由于使用头颈联合线圈,存在组织间隙过大、图像质量差等“瓶颈”问题,甲状腺MRI检查一直难以应用于临床。


02

最前沿的“侦察武器”,应对女性“头号敌人”

  • 国内首家运用16通道甲状腺线圈进行核磁检查零辐射!

  • 2毫米的结节都能看清,检查费跟普通MRI一样。


根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的《2019年深圳新发癌症》,甲状腺癌超越了多年“雄踞”榜首的乳腺癌,位列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首位,成为深圳女性的“头号敌人”。


作为肿瘤防治“国家队”侦察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罗德红教授表示:“多数甲状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对于其较高的发病率无须过于紧张。尤其国内最前沿的‘侦察武器’甲状腺MRI专用线圈100多例的临床应用,对甲状腺癌的发现、辅助治疗决策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图片1.png

▲甲状腺患者在做3.0TMRI检查

 

影像诊断科从2017年开始就此与相关领域机构合作,共同参与一系列改良设计研究后,甲状腺线圈不断更新换代,最终研制出了高质量、大范围的16通道甲状腺专用线圈,攻克了上述“瓶颈”问题。

图片2.png

图片3.png

▲甲状腺MRI检查图像质量的不断提高


从头颈联合线圈、8通道至16通道专用线圈,在常规及功能MRI序列上对甲状腺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效果均有显著提高,可提供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有力证据。


它除了对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明显意义,更重要的是它的长度达到24厘米,观察范围向上扩大到下颌水平,向下则延伸到上纵隔,也就是囊括了几乎所有甲状腺癌局部扩散的范围,对恶性病变的诊治起到关键参考作用。


图片4.png

▲甲状腺MRI检查不同线圈的更新换代


左上角为普通头颈联合线圈,甲状腺成像效果欠佳,经甲状腺8通道专用线圈到右下角最新的16通道线圈的不断改良设计,有效提高了图像质量和增加成像范围。


如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为国内首家运用16通道甲状腺专用表面线圈技术的医院,而且相关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已帮助近100名甲状腺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为了让这项诊断技术更好造福患者,2020年6月16日,罗德红教授在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主办的全国会议的讲座中向同行展示了这新技术,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


此外,正在积极在国内各级医院推广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希望更多甲状腺癌患者可以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检查诊断,而且检查费用在传统MRI基础上没有任何增加,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负担。


专家介绍

微信截图_20200715105806_副本.png

罗德红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专业组副组长

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精通CT、MRI等影像解剖及肿瘤分期,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方法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分析、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近百篇,主编专业书籍5部,副主编4部

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8项

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编辑  中国医学论坛报  郝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