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其中感染性疾病专业、呼吸内科专业均制订了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为了解医护人员对此了解程度,我们做了相关问卷调查,请大家积极参与~
CAP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度、治疗场所、年龄、基础疾病等决定初始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具体治疗方案见表1。
对有高碳酸血症风险患者,在获得血气结果前,血氧饱和度宜维持在88%~92%。
如果以干咳为主,可酌情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痰量过多或有脓痰时,患者可能会发生咳痰不畅,需要促进痰液咳出,可予以氨溴索等祛痰药物,以降低痰液黏稠度,有利于排痰。具体治疗药物见表2。
体温过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退热药物。具体治疗药物见表2。
抗感染治疗一般于退热2~3 d且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停药,不可以肺部阴影吸收程度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通常轻、中度CAP患者疗程5~7 d。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延长至10~14 d。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抗菌药物疗程可延长至14~21 d。
节选自《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