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结论靠谱吗?下午4点以后不吃饭,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91%?!

2024-03-25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药学部 萍 心血管内科 吴爵非 


下午4点以后不吃饭是一种轻断食的方法,为日内断食法,也叫“16+8”轻断食,它是指1天的16个小时中不吃东西,其余8小时正常进食。轻断食,包括“16+8”轻断食,这几年比较流行,特别是今年春节贾玲成功减肥100斤后,在做客《鲁豫有约一日行》中,提到自己的减肥饮食就是遵循“16+8”轻断食原则,尽量会把一天的食物在八个小时内吃完。



今年3月18日,“16+8”轻断食再次成为网络热点,和之前论调不同,这次是“16+8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91%!”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还能“16+8”轻断食吗?


上海交大团队报告:
“16+8”轻断食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91%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在芝加哥举行了EPI科学会议。在EPI/生活方式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家钟文泽教授团队报告了一项他们最新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6+8”轻断食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91%。虽然“16+8”轻断食者总的寿命没有缩短,但也没能得到大家期望的延年益寿的功效。



研究对象


在2003~2018年参加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20078名美国成年人(≥20岁)。

研究方法


上述研究对象完成了两次饮食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回忆前一天中吃的所有东西。


利用两次问卷调查,钟教授团队计算出这些研究对象一天中第一次进食和最后一次进食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进而分成5组:<8小时、8~10小时、10~12小时、12~16小时和>16小时。


钟教授团队同时获得了2003—2019年12月底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死亡人数数据。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时间(8年)内,研究对象共有2797例死亡,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840例,死于癌症的有643例。


每天进食时间间隔和死亡的关系

钟教授团队将组间各种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等)进行匹配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每天进食时间间隔和死亡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进食时间间隔在12~16小时(这是大多数美国人的进食习惯)相比,一天进食时间间隔<8小时的研究对象,无论以往是否已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明显增加,增加了91%。


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对象中,即便每天进食时间间隔为8~10小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也增加了66%。

研究结论


于是,钟教授团队得出结论:遵循限时(16+8)饮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可信不可信?
“16+8”轻断食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率91%


研究结论可不可信,取决于研究方法科不科学。



可不可信?




1. 这项研究只在会议上做了汇报,还没有发表在正式科学杂志上。这意味着还没有经过杂志的审核,同行的评议。


2. 国内外许多心血管专家近日指出,这项研究的方法和结论是存在许多局限性的,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 局限性①:评估每天进食时间间隔仅基于研究对象两次的问卷调查(2天的数据),且问卷调查间隔不到两周。钟教授团队假设这就是研究对象在研究剩余时间里的每天进食时间。这显然存在很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很难准确反映研究对象典型的饮食模式。


  • 局限性②:这项研究,每天进食时间间隔<8小时的研究对象只有414人,仅占总研究样本的2%(20,078人中只有414人)。414人中共发生了31起心血管事件。


  • 局限性③:统计分析中,和对照组相比,每天进食时间间隔<8小时的研究组吸烟者更多,多60%(23.2%比6.6%);美国黑人更多,多300%。进食间隔<8小时的研究对象,相比之下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低,收入较低。


  • 局限性④:研究对象进食时间间隔<8小时的原因并不清楚,例如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轻断食呢?是否与胃肠道疾病或者代谢疾病相关?是否包括许多非常忙碌的人,工作强度大?是否错过吃饭时间或者饮食不规律?


  • 局限性⑤:这项研究没有评估研究对象吃的是哪些食物。


  • 局限性⑥: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并不是随机对照研究。所以研究结果也仅能表明限时饮食方式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可能存在联系,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目前还不能断然说“16+8”轻断食增加了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16+8”轻断食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能够有效减重,降血压、血脂,控制血糖


01

2022年,权威科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质·内科医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16+8“轻断食组受试者被要求每天7~15点进食,其余16小时禁食。对照组受试者没有限制,可以自行选择每天进食时间间隔≥12小时。不过,两组受试者都被要求摄入较低热量的食物,且每周进行75~150分钟的运动。



坚持14周后,虽然两组受试者体重都有明显降低,但“16+8”轻断食组体重下降更为明显,达到了6.3kg!舒张压也多降低了4 mmHg。不仅如此,“16+8”轻断食组受试者情绪明显更好,没有出现限制饮食后的情绪低落和波动,41%受试者在试验结束时表示“自己还愿意继续坚持’16+8‘轻断食”。



02

2022年北京协和研究团队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的是没有肥胖的健康受试者,并随机分成3组:“16+8”轻断食早段进食组(6:00~15:00内进食)、“16+8”轻断食中段进食组(11:00~20:00内进食)和对照组(随意进食,不限制进食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16+8”轻断食早段进食组(6:00~15:00内进食),5周后体重显著降低了1.6±1.4 kg;体脂率和体脂量降低幅度最大;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血糖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炎症因子水平,如TNF-α、IL-8也大大降低。



03

202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张惠杰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91.245)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139名成年肥胖者(BMI>28)被随机分为限时饮食组(8:00~16:00进食)和常规组(不限制任何进食时间)。两组均接受相同的能量限制(约占患者在干预前每日热量摄入量的75%),进行为期12个月的干预。




研究人员发现,干预12个月后,限时饮食组受试者平均体重减轻8.0 kg,腰围减少了8.6cm;常规组平均体重减轻6.3 kg,腰围减少了7.2 cm。从统计学来看,两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说效果相同,同样有效。两种饮食模式在改善全身脂肪含量、腹部皮下脂肪面积、肝脏脂肪含量方面,以及改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等代谢危险因素方面也同样有效。研究结果表明,限时饮食干预是体重管理的安全、有效且可替代的选择


总结>>

以往动物实验以及几项短期受试者试验结果表明,“16+8”轻断食可以减轻体重,并可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血糖控制,但是受试者试验最长的只持续了一年。轻断食是否能取得长期健康获益还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去证实。虽然这项在AHA会议上汇报的最新的研究结果对“16+8”轻断食提出了挑战,但并不意味着不能采取这种饮食模式。













作者简介
FOLLOW US

[郑萍]

主任药师,南方医院临床药学中心执行主任,南方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广东省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委托单位负责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药师培训老师、师资培训老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精准健康医学分会慢病合理用药临床药师专家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临床药学服务与实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个体化药学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优秀临床药师”、临床药学网 “药学实践专注极致奖”、美国药物治疗管理(MTM)证书和师资证书、国家教育部临床药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作者简介
FOLLOW US

[吴爵非]

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美国心脏学院Fellow (FACC),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Fellow (FASE),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心脏超声造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造影培训部副组长,亚太卫生健康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心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子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