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李异玲教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性胃炎 | 第32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研讨会

2025-04-2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图片



4月18—20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和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承办的“第 32 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消化领域前沿热点,吸引近千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通过主题演讲、病例研讨、内镜操作演示等多元形式,系统梳理消化学科发展脉络,深度探讨临床实践痛点。


在“消化临床前沿进展”专题论坛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主任李异玲教授受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性胃炎》为题进行专题报告,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李教授对报告精要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01
背景与现状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幽门螺杆菌(H. pylori)胃炎与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 AIG)是慢性胃炎的两大主要类型。近年来,H. pylori感染率逐年下降,AIG的发病率却逐年增高。


自1973年,Strickland和Mackay提出来A型胃炎以来,免疫因素在胃炎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病例在早期被发现,目前在命名上也统一称为AIG


AIG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 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目前报道在总的人群中的流行率0.3%~2.7%。AIG是恶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还会增加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的发生风险。据日本的多中心研究报道,AIG并发胃NET为11.4%,胃腺瘤为0.8%,胃癌为9.8%,而合并HP感染会增加AIG病人胃癌的发生率。



02
临床误区:“泥沼除菌”现象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规范除菌治疗以后呼气试验检测H. pylori反复阳性,即使进行药敏指导下抗生素用药及选用强效的抑酸剂PPI或者PCAB,也很难得到阴性结果 ,被判定为除菌失败而反复进行除菌治疗的情况,临床上称作“泥沼除菌”


这些病例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已经除菌成功,或者原本就没有感染H.pylori,真正的诊断是AIG。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AIG中,壁细胞因为自身免疫机制被破坏,胃酸分泌能力显著降低,导致胃内H.pylori以外的产尿素酶的细菌比如链球菌、 奈瑟菌有生存的机会,而这些细菌是口腔和肠道的常在菌,因此即使反复使用各种抗菌药,也不会消失。在除菌失败的病例中AIG的发生率是明显提高的


03
AIG与H.pylori 感染的差异



AIG是以胃体部为主的萎缩性胃炎;H.pylori感染引起的胃炎是胃窦萎缩为主, 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胃体部的萎缩。日本的临床研究发现AIG合并H.pylori感染的发生率为7.8%~24.4%。


AIG是否合并H.pylori感染的诊断上存在的困难

  • ① 对于H.pylori阳性的AIG,H.pylori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加剧AIG已有的胃黏膜改变,使得胃镜下改变不典型。

  • ② 由于重度萎缩引起无酸的状态,导致胃内除H.pylori以外的具有尿素酶活性的细菌的存在,因此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或尿素呼气试验出现假阳性。


04
H.pylori感染与AIG病因关联的争议



关于H.pylori感染是否为AIG的原因,目前还存在争议, 没有定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


  • ①H.pylori感染可激活Th1型免疫反应,释放促炎因子(IL-1β、TNF-α等),破坏胃黏膜屏障,同时上调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可能打破免疫耐受,促进AIG进展。

  • ②H.pylori的某些抗原(如CagA)与胃壁细胞表面蛋白结构相似,感染后可能通过交叉免疫反应激活自身抗体(如抗壁细胞抗体PCA),导致壁细胞破坏和胃体萎缩。

  • ③ 部分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发现,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Treg细胞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延缓AIG进展。例如,H.pylori高感染率地区(如亚洲)AIG发病率较低,也有病例报告显示,根除Hp后胃体萎缩反而加重,提示H.pylori可能暂时抑制了自身免疫反应的进展。


05
临床诊断要点



在H. pylori除菌治疗中意识到AIG的存在,对于不让患者陷入“泥沼除菌”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需要关注的要点

① 注意UBT阳性低值的病例:虽然13C-UBT在大于4时诊断为阳性,在反复除菌之后13C-UBT一直波动在2倍以内,有必要考虑AIG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就不能单纯从呼气试验的检测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H. pylori感染, 需要结合粪便抗原和组织学检查。粪便抗原检查是一种无创的H. pylori检查方法。在对泥沼除菌病例中发现的AIG病例进行粪便抗原检查时,虽然UBT为阳性低值,但是粪便抗原检查全部为阴性。因此,在进行除菌判定时用粪便抗原检查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进行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除了可以判定有无H.pylori外,还可以从病理学上诊断AIG。


② 血清胃泌素高值:AIG的血清胃泌素为高值(90%成以上的病例为1,000 pg/ml以上)。在幽门螺杆菌胃炎中,胃泌素水平在除菌成功后往往会恢复正常,但如果在除菌成功后仍存在高胃泌素血症,则应考虑合并AIG的可能性,通过观察除菌治疗前的数值及除菌后的变化,可以发现AIG。


③ 血清PGI低值:在很多AIG病例中,PGⅠ在10 ng/ml以下,PGⅠ/Ⅱ比不足1;相对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AIG患者中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的变化更明显。


④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G约半数病例伴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被称为“Thyrogastric syndrome”,属于多腺性自身免疫综合征(polyglandular autoimmune syndrome:PAS)的Ⅲb型,也有的病人合并1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⑤ 内镜所见:AIG与伴H.pylori感染的萎缩性胃炎有几个不同之处。

  • 当整个胃体部都萎缩时,黏膜下血管网透见非常明显。另外,不伴有H.pylori感染的萎缩性胃炎,由于胃窦部没有萎缩,因此就可以看到到所谓的逆萎缩。但是,如果伴有H.pylori感染,不仅胃体部明显萎缩,在胃窦部也可见胃炎,有的病例伴有黄色瘤。

  • 单纯的H.pylori感染性胃炎,在除菌治疗后,酸分泌得到改善,附着黏液会消失。如果AIG合并H.pylori感染,则可以观察到黏膜表面附着白灼的黏液,除菌后黏膜的色泽也没有改善。

  • 另外,在进行内镜检查评价AIG的萎缩时,需要在充分送气的状态下进行观察。但在送气不充分时,无法判断胃体部萎缩的情况,通过充分送气伸展,可以观察到胃体部大弯均匀的萎缩。



总之H.pylori胃炎与AIG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上存在差异,尤其在两者重叠出现的时候,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临床上需要通过多维度评估(粪便抗原 、胃功能、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学)避免误诊,对难治性H. pylori感染患者应警惕AIG可能,谨慎评估除菌指征。




专家简介




图片
李异玲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主任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 “兴辽英才计划”领军医学名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