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要按照这个流程|进阶技能

2022-08-2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辅助检查与评估

1.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检查项目包括脑脊液压力、外观、常规(细胞计数)、细胞学、生化。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细胞学是判断脑脊液是否存在炎性细胞反应的重要依据。多数病毒性脑炎可见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5×106/L),或脑脊液细胞学可见炎性细胞,一般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在急性期可有一过性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的中性粒细胞升高比较多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发生病毒性脑炎时,脑脊液炎性改变可能并不明显。脑脊液细胞学可以确定脑脊液炎性细胞的反应类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经验性治疗。


此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如发现肿瘤细胞,可确诊脑膜恶性肿瘤。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一般正常,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降低可见于化脓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脑膜型脑囊虫病,脑膜癌病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蛋白可轻度升高。


2.影像学:头颅MRI与CT具有辅助定位诊断的作用,基于临床与神经影像学的脑炎临床综合征分型与不同病因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具有一定的病因(定性)诊断意义。头颅FLAIR对脑炎的脑实质病灶比较敏感,增强MRI有助于显示脑膜病变。头颅CT可以显示出血性病变和坏死性病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阿米巴脑炎、霉菌感染可见出血坏死病变。头颅CT是急诊腰椎穿刺前必要的检查项目,有助于排除后颅窝占位等腰椎穿刺禁忌证。CT和MRI也可用于评估脑炎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病情和预后。


3.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脑电图是评估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检测方法。脑炎重症患者脑电图可表现为双侧半球弥散性慢波,以额颞叶明显,出现周期性复合波(常为慢波或尖波)。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的脑电图表现呈两侧周期性阵发放电,持续0.5-3.0 s,为高波幅慢波或棘慢综合波。颞叶起源的癫痫波提示边缘性脑炎。脑电图对脑炎的病因诊断意义有限,但有助于与朊蛋白病、代谢性脑病等鉴别。


确诊实验与诊断标准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等方法,主要对脑脊液进行检查,也可以对脑组织等其他标本检测;一般而言,脑脊液mNGS检测到特异性病毒序列数≥3条时具有诊断意义。PCR是诊断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确诊实验,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可因病毒不同而异。mNGS具有广谱、无偏倚的优点,普及性较好,但费用较贵。对于病因未明的重症脑炎或者怀疑为罕见病原体、新发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优先选择mNGS。


2.血清学检测:对诸多虫媒病毒性脑炎,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尼罗病毒脑炎与蜱传病毒性脑炎等,以及麻疹病毒慢性感染导致的SSPE,血清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实验。例如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阳性是该病的确诊实验。血清学检查对人类疱疹病毒CNS感染的诊断意义不大,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等病毒在人群中抗体阳性率较高,抗病毒抗体IgG滴度升高4倍以上具有回顾性诊断意义,但对病毒性脑炎在急性期的确诊缺少临床实用性。对于病因未明的脑炎,AE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属于一线病因检查项目,应与感染病原体检查联合使用,形成一体化的病因诊断流程,以利于AE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


3.诊断流程: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等结果,首先确定其患有脑炎,继而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等病毒鉴定实验方可确诊(表1)。


表1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评估要点

003.png


4.诊断标准:(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确诊需要同时满足主要条件、次要条件、确诊实验、排除其他病因共4个条件,具体内容详见表2。


表2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004.png


本文节选自《病毒性脑炎的诊治》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