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闻周刊丨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食疗降压研究登上Circulation!——武阳丰教授讲述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开发背后的故事

2022-08-15作者:论坛报前沿资讯
非原创 心闻周刊
心闻周刊.png

“心”闻每周看

!心闻周刊分割线.gif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解读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DECIDE-Diet研究成果。

!心闻周刊.jpg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 宋保亮院士团队揭示降脂新“密码”

    现有降胆固醇药物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或吸收,达到降脂的目的。8月3日,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宋保亮院士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发现抑制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即ASGR1)可通过促进胆固醇排泄来降低血脂水平。研究显示,靶向ASGR1导致ABCG5/G8表达增高,后者将胆固醇排入胆汁,胆固醇进一步通过粪便离开机体,从而降低血液和肝脏中脂质水平。此外,研究人员还研发了ASGR1的中和抗体,该抗体可有效促使胆固醇外排,并与他汀及依折麦布有协同降脂作用。


  • 陈义汉院士团队发现心脏起搏“点火”原理

    局部钙释放(LCR)是心脏收缩活动的上游信号,但我们并不清楚其启动机制。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心脏起搏细胞内谷氨酸可以调控局部钙释放。机制研究发现,心脏起搏细胞线粒体膜上富集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EAAT1),对谷氨酸介导的局部钙释放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团队认为,未来可以把“EAAT1——线粒体活性氧——钙处理蛋白氧化——钙处理蛋白”作为潜在的靶标体系,研发防治心律失常的新药。

  • 缓释伊伐布雷定可改善HFrEF患者心功能

    8月9日,JACC杂志发表了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等牵头开展的FIRST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情况下,缓释伊伐布雷定每天给药一次,有助于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心功能。我国共有37个研究中心参与FIRST研究,研究纳入360名射血分数≤40%、NYHA 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n=181)和缓释伊伐布雷定组(n=179)。治疗32周后,在改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静息心率、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评分以及因心衰恶化和心血管病住院方面,缓释伊伐布雷定相比安慰剂更具优势,而总体不良事件二者并无差异。

  • 痛风发作带来心血管事件“一过性”升高

    8月2日,JAMA杂志发表一项大型回顾性观察研究,痛风发作与后续12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基于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采用嵌套病例对照(n=62,574)和自身对照病例系列方法(n=1421)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没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在前0~60天内和前61~120天内痛风发作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在前121~180天内痛风发作的风险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在自身对照病例系列分析中也得到了验证。研究提示,为了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痛风发作患者或许有必要接受额外的治疗。


  •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要注意防暑?

    8月1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研究提示,冠心病患者在炎热夏天服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研究纳入德国奥格斯堡2001~2014年天气炎热季节(5月~9月)发生的2494例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患者。结果显示,与没有服药者相比,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分别增加65%和63%,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患者风险增加75%。并且与老年(60~74岁)患者相比,这些影响在年轻患者(25~59岁)中更为明显。

  • 女性绝经过早更容易发生心衰和房颤

    8月4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发表一项大型队列研究,过早绝经的女性心衰和房颤发生风险增加。研究纳入韩国超过140万名绝经后女性,平均随访9.1年,新发心衰和房颤的比例分别为3.0%和3.2%。与没有过早绝经史的女性相比,过早绝经的女性发生心衰(HR=1.33)和房颤(HR=1.09)的风险增加。与绝经时年龄≥50岁的人相比,45~49岁、40~44岁以及<40岁绝经,心衰和房颤发生风险呈显著增加趋势(P<0.001)。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 8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报道了一则采用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治疗瓣叶严重钙化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病例。这是一名高龄、外科手术极高危(STS评分为18.9%)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同时也是国际上首次报道通过植入球扩瓣实现该类患者二尖瓣功能的替换。


  • 8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举办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会。本次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综合分值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分值位列前三的分别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近期,《中国循环杂志》发布了《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其中,对于初始运动、新发症状、拟提升运动强度的人群,推荐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进入相应的评估流程。

  • 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的《简化式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2)》于发布。共识立足临床,详细解析不同产品在简化术式中的操作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8月1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成人睡眠呼吸障碍和心律失常:机制见解和临床意义》的科学声明。声明将睡眠呼吸障碍作为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指出睡眠呼吸障碍可能是预防房颤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新靶点。


  • 第四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CTCC 2022)将于8月18日至21日在合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这里是每周心评论。7月11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发表的DECIDE-Diet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心脏健康饮食(Chinese heart-healthy diet,CHH)可有效降低血压。本期我们特邀武阳丰教授深入解读和探讨该研究结果。精彩访谈,不容错过!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