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我国心脑血管病治疗费用报告:年花费5406亿,超80%在医院,基层不足12%!

2020-09-23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根据新近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张毓辉等文指出,2017 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总费用达5406 亿元,居各类疾病费用首位,占疾病治疗总费用的17%,相当于0.6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脑梗塞消耗了我国2/3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

 

而且,2012~2017 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年均增速为10%,显著快于国民经济年均增长水平。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超80%发生在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不足12%。另外,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超70%为住院费。

 

研究者指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费用配置不合理,“轻预防、重治疗”、“轻基层、重医院”的资源错配问题亟需破除。

 

作者认为,如果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及初级医疗保健关口把控作用,可节省11% 慢性病住院费用。

 

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治疗“最费钱”


 冠心病治疗费用高达1 412亿元(26%),其次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费用为1 080亿元(20%)。脑梗塞和脑出血的治疗费用分别为916亿元(17%)和378亿元(7%)。

 

微信图片_20200921133332.jpg


老年人花费2/3的治疗费用


 在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总费用中,≥60岁人群占人口17%,但花费了66%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

 

65~69 岁年龄段老年人(占人口4.50%)花费了15%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

 

与疾病流行特征相似,≥ 40岁中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快速增加,疾病费用负担年轻化趋势明显。

 

微信图片_20200921133334.jpg


≥ 45岁人群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塞治疗费用占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54%~71%。

 

冠心病治疗费用中老年人占比为72.17%,脑梗塞治疗费用中老年人占比为76.11%。

 

基层治疗费用不足12%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超80%发生在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不足12%。

 

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超70%为住院费。脑出血、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治疗费用中住院费用占比超过92%。


微信图片_20200921133337.jpg


门诊费用中家庭支出较高


 在筹资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28%,公共筹资占比为65%。

 

在门诊费用中,43%来自家庭卫生支出;住院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23%。

 

因此,在防治策略方面,应切实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通过构建健康行为和健康环境,夯实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加快提升基层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能力。

 

他们强调,早诊早治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而大部分早诊早治服务都可在门诊进行,而当前我国医疗保险政策以住院补偿为主,这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极为不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门诊治疗费用负担,提高门诊服务利用可及性,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意义重大。

 

在筹资保障方面,我国应加大对重要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门诊用药保障、提高服务利用可及性和治疗依从性,探索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纳入医保补偿范围,以更好地发挥基金效能。

 

该研究团队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