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东方论道智启呼吸未来 九载传承共筑健康长城——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开幕

2025-07-02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海纳百川,气贯长虹。2025年6月27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九载春秋深耕不辍,大会以学术为基、创新为翼,在呼吸健康领域劈波斩浪,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从疾病防治到健康管理,始终引领着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九载征程跨越山河,大会以开放之姿拥抱全球智慧,从跨国多中心研究到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从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到公共卫生体系的共建,谱写着一曲曲跨界协作的华章;九载初心矢志不渝,大会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科技赋能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早筛早治、呼吸危重症救治等领域筑起一座座守护生命的堡垒。历经九年的沉淀与升华,今日的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以其权威性和学术性,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会议。

本次会议以“数智引领,呼吸与共”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把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赋能呼吸学科,普及规范化诊治标准,探索新型前沿技术,培养青年优秀人才,解决难点和痛点问题,促进呼吸学科发展。


群贤毕至,共襄盛会


大会在“水韵江南,美在东方”为主题的旗袍秀中徐徐展开。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学术盛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线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任主委、深圳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牛津大学Nikolaos Kanellakis教授,日本冈山医学中心Hiroto Shimokawahara教授, 拉什大学Brady Scott 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伍尔科克医学研究所研究负责人 Helen Reddel 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前任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周新教授,上海市医学会秘书长吴天平,上海市医学会副秘书长黄娟,上海市医学会副秘书长林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黄绍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礼贤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修清玉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前任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强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以及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各位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悉数出席开幕式。



微信图片_20250627180530.jpg



徐金富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候任主委徐金富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环节。


共话发展,展望未来



1.jpg



宋元林教授致辞

宋元林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与感谢。他回顾了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瞿介明教授、李强教授及上海市医学会引领下走过的八年历程,并强调历届会议的成功离不开国内外专家同道的支持。面对呼吸道传染病、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公众健康的持续挑战,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海内外专家深度对话,通过经验共享与技术探讨推动领域发展。最后,宋元林教授祝愿本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为呼吸病学发展注入新动能。



2.jpg



瞿介明教授致辞

瞿介明教授首先代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向海内外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对九年来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表达深切感谢。他特别指出,大会凝聚了上海呼吸病学界前辈们与同仁们的智慧,整合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品牌。期望未来东方呼吸病学术大会能成为上海、中国与国际呼吸学界更深入、广泛交流的平台,助力上海和全国学术研究与成果共享,培养青年人才,推动临床研究发展。他期望依托上海呼吸病学界的传统优势,通过大会平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并预祝本届会议圆满成功。



3.jpg



邬惊雷教授致辞



邬惊雷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首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向海内外专家致以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呼吸病学作为历史悠久的学科,历经数代人努力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守护国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他指出,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作为上海市医学会品牌项目,九届以来通过搭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显著提升了学科影响力,推动了临床技术革新与青年医师培养,为学科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面对慢阻肺病、结核病及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等挑战,邬惊雷教授强调需立足新起点,深化技术研究与临床能力提升,尤其要把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机遇,通过跨学科融合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他特别提到,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会之城,此次会议将彰显中国医学界的开放包容精神,促进全球健康领域互鉴共享。最后,他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并期待与会者感受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学术活力。



4.jpg



钟南山院士致辞



钟南山院士首先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呼吸病学与人类健康及生命质量密切相关。他指出,人口老龄化、肺部肿瘤高发、慢性气道疾病负担加重、耐药性问题及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等挑战,亟需全球医学界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以破解临床难题。


本届会议以“数智引领,呼吸与共”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在呼吸领域的融合应用,契合科技赋能医学发展的趋势。钟院士以团队研究成果为例,展示人工智能通过病理参数分析预测肺癌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印证了数字化工具对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的潜力。


他强调,会议汇聚国内外专家,围绕呼吸系统疾病前沿热点展开研讨,不仅是学术盛宴,更是思想碰撞的契机,将有力推动我国呼吸病学迈向新阶段。最后,他呼吁与会者深入交流、携手创新,为呼吸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薪火相传,医路芳华


致辞结束后,由青年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周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静教授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唐昊教授分别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黄绍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礼贤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修清玉教授献花,表达敬意。


这一环节体现了医学界传承的温度与厚度。前辈们深耕呼吸疾病领域多年,以卓越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为患者撑起希望的蓝天,为后辈点亮前行的灯塔。青年专家们手捧鲜花,步伐轻快却满含敬重,这份敬意是对前人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医学传承的庄重承诺。前辈们接过鲜花,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医学事业后继有人的欣慰,是对年轻一辈茁壮成长的赞许。这一刻,掌声雷动,这是对医学传承的礼赞,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他们向在场的前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表达后辈们将继续努力前行,为呼吸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WechatIMG3217.jpg
左起为唐昊教授、张静教授、修清玉教授、何礼贤教授、黄绍光教授及周敏教授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众多呼吸病学的顶尖专家和学者,期待通过此次盛会,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实践,为呼吸病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感谢宋元林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