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颜庭梦
脑水肿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并发症,包括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血管源性水肿会引起脑梗死体积的扩大,同时水肿的程度也影响血管内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预后。因此,脑水肿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另一治疗靶点,而血管源性脑水肿通常认为与血脑屏障的破坏相关。如何改善血脑屏障功能,减轻脑水肿,成为另一研究热点。
传统认为VEGF-A是血脑屏障破坏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由于VEGF-A作用于多个靶点,抑制VEGF-A活性的同时,也会抑制神经保护功能、减少抗凋亡作用、降低内皮细胞活性。因此选择性抑制VEGF-A或有助于改善水肿及功能预后。
来自耶鲁大学的Federico教授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研究,并在ISC大会上介绍了该成果。
研究概述
首先在靶点的选择上,研究人员将Syndecan-2作为目标蛋白。在缺血性卒中的情况下,VEGF作用于细胞膜上的VEGFR2,造成血脑屏障的破坏。同样位于细胞膜上的DEP1蛋白可将VEGFR2的位点去磷酸化,进而抑制VEGFR2功能;而Syndecan-2蛋白可促进DEP1蛋白的胞吞,从而减少细胞膜上的DEP1蛋白,减少VEGFR2的去磷酸化。因此,通过抗体靶向作用于Syndecan-2蛋白,可增加细胞膜上DEP1的表达,从而增加VEGFR2的去磷酸化,抑制其功能,减少血脑屏障的破坏。
在前期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抗Syndecan-2多克隆抗体(Sdc2 pAb)初步证明该靶点的有效性。研究在缺血性卒中的小鼠模型中使用多克隆抗体,发现其能减轻血管源性水肿。此外,在造模前预防用药、造模后1小时治疗用药或者造模后8小时延迟用药均可减少脑梗死体积。
为促进临床转化,研究人员将多克隆抗体制备为单克隆抗体(Sdc2 mAb)并在灵长类动物身上验证有效性。研究人员采用大脑中动脉M3段阻断模型,设置三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3小时后使用Sdc2 mAb(早期给药,对应人体24小时给药)、6小时使用Sdc2 mAb(延迟给药)。使用24小时和72小时MRI影像测定脑梗死与脑水肿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3小时后和6小时后给药均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组织学也进一步证实治疗的有效性。
研究结论
综上,该研究为抗Syndecan-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提供了临床前证据。在动物身上并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同时单克隆抗体本身作用于内皮细胞,无需穿过血脑屏障,可与现有的治疗方法合用,提高疗效。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壹生华山特约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