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脊柱畸形又遇直肠癌,一场“折叠”的高难度手术 | 名家经验

2025-09-05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46岁的林先生(化名)

因直肠癌入院时

他佝偻的身躯

让所有医生倒吸一口凉气——

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

重度脊柱后凸畸形

使他仰卧时胸骨与耻骨几乎贴合

腹腔操作空间仅有常人1/10大小

这样的“折叠人”

如何实施直肠癌手术?


近日,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

创新“单孔+1”腹腔镜方案

成功为这名“折叠”患者切除直肠肿瘤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患者患有重度脊柱后凸畸形


直肠癌遇上脊柱畸形手术难度巨大


林先生被强直性脊柱炎困扰多年,先后两次脊柱矫形手术未能改善的重度后凸畸形,让他的身体呈现严重折叠状态——仰卧时胸骨与耻骨几乎贴合,剑突到耻骨联合间距仅7 cm,肋弓与髂棘距离更只有2 cm。


这个“折叠”的特殊患者,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距肛门11 cm处有5 cm×4 cm的巨大菜花样肿瘤,超声内镜显示肿瘤已浸润至黏膜下层深层,伴肠旁淋巴结转移风险。


“这种复杂的腹腔条件十分罕见。”胃肠外科陈创奇教授坦言,即使开腹手术,医生单手入腹会完全遮挡视野,两只手就无法手术操作,更不用说在腹腔内进行分离、结扎、吻合等操作。而腹腔镜手术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器械操作角度和照明视野都面临极限挑战。


鉴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胃肠外科蔡世荣教授、陈创奇教授组织脊柱外科、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心、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讨论,制定出“单孔+1”腹腔镜手术方案:在脐部单孔操作基础上增加一个辅助孔,通过特殊角度调整避开脊柱畸形遮挡。


创新“单孔+1”腹腔镜方案2 cm空间内精准切除肿瘤


合适的体位摆放是第一道难关,既要固定患者仰卧位保证腹部术野显露,又不能过度向后牵拉以扩大腹腔容积,更不能使患者消瘦的骨骼受压时间过久,发生术后皮肤损伤或褥疮。


手术当日,护理团队耗时1.5小时完成精准体位摆放——精准的体位设计让原本折叠的腹腔获得了宝贵的操作空间。


麻醉、护理团队为患者摆放手术体位


陈创奇教授、陈志辉副主任医师团队采用“单孔+1”腹腔镜手术方案,在腹腔操作空间极其狭窄、极度受限的情况下,小心地游离直肠及乙状结肠,清扫周围淋巴结,离断肠管并取出肿瘤。



“每一次器械操作都像在走钢丝。”陈志辉副主任医师回忆,分离直肠时需要在2 cm的狭小间隙内完成血管结扎,清扫淋巴结时要避开扭曲的输尿管和血管......最终,历经4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仅10 ml。患者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并返回普通病房,8天后便康复出院。


来源:中山一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