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资源可及性的提高,肿瘤预防和筛查日益被国家和学术界提升到了新的重要高度。伴随药物的更迭、数据的出炉、理念的更新,结直肠癌治疗发展步履不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肿瘤治疗“利器”愈发丰富的背景下,治疗的进展则主要体现于治疗方法的合理化,即如何科学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以实现物尽其用、药尽其效。REGONIVO研究在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2020 ASCO GI)中再添新喜,公布了更多生存数据,终于不负众望,让全球研究者在翘首期盼中等来了生存获益的良好结局。
为此,本报特别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烨教授从结直肠外科专家和肿瘤科专家的角度,围绕结直肠癌精准筛查、合理用药、研究数据解读及后续探索思路发表观点、分享经验、指导方向。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准确甄别高危人群,助力优化资源匹配,精准靶向治疗指引——中国人群Lynch综合征“复旦推荐标准”的重要现实意义
徐烨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早年基于国内1500多例结直肠癌患者家族史的连续、大样本调查,于2000年即提出了中国人群Lynch综合征的“复旦推荐标准”。该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患者具有肿瘤家族史,其中约1/10的患者具有近亲肿瘤家族史,约7%的患者家族肿瘤高发(多人罹患肿瘤)。当时,西方国家的基因诊断技术可及性显著高于我国。由此,我们期望通过该大样本调查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国人Lynch综合征的遗传特征,一方面帮助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过度诊断和漏诊,一方面也可克服当时国内基因检测可及性的局限,从而为国内Lynch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一套更精准、可及、有力的工具和武器。经临床实践验证,相较于西方国家“阿姆斯特丹”临床诊断标准,我们的Lynch综合征“复旦推荐标准”诊断准确率高出1%,证明是可靠、有效的。
近20年来,国内基因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可及性和便利性不断提高,逐渐被应用于Lynch综合征的诊断。“复旦推荐标准”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临床医生很好地甄选出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的高风险人群,既避免了漏诊,为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提供重要预警,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和医疗资源耗费,更为确诊患者针对突变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了精准指引,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对临床极具参考价值。
综上,对具备经济能力、具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我们推荐进行基因检测筛查,明确基因表型和突变情况,为确诊者提供精准靶向治疗依据。而在经济能力尚无法达到的地区和家庭,Lynch综合征“复旦推荐标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诊断意义。
多学科合力,多关口着力,方能长生存获益——有效转化、精良手术、复发预防、严密监测的个体化综合策略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优化的核心
徐烨教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本中心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非常成熟和专业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大肠外科、肝脏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充分发挥了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患者提供了非常全面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
肝转移在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中约占60%~70%,而其中仅有约20%的患者就诊时可直接接受肝转移灶手术切除,预后较好;绝大部分患者为初始不可手术切除状态。对这部分患者,我们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单药或联合用药转化治疗缩小肝转移灶,使其有机会接受手术切除或局部毁损性治疗,进而延长生存、改善预后。这些系统治疗药物及其相互间不同的组合,的确在转化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前景。
相较于仅接受系统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显著提高了5年生存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约70%的患者术后会发生肿瘤复发,这也是制约其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继转化治疗、手术治疗后,对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严密监测、及早发现、积极干预是进一步改善预后的重要方面。就术后复发预防而言,主要依靠术后合理的药物辅助治疗及维持治疗。
因此,一方面,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高效诊疗需要一支强大的多学科团队合力完成和实现;另一方面,有效的转化治疗、精良的手术切除、合理的复发预防、严密的术后监测都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优化的重要关口和环节。
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期待瑞戈非尼向前线治疗更多探索、带来更大获益!
徐烨教授:瑞戈非尼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药物,为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明确的生存获益,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的部分患者中甚至显示出令人惊喜的效果。除安全有效的特点外,其口服便利的属性对已接受过一线和二线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而言,无疑对提高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优势。具体临床实践中,对瑞戈非尼的使用剂量,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灵活调整,良好管理其不良反应,才能很好地兼顾疗效和安全性,为发挥疗效创造条件和机会。
瑞戈非尼进入中国临床已有较长时间,也已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实践经验积累已较丰富,基于其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表现及可及性,我们期待其向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及更多的联合方案探索和迈进,为更多患者带来更早、更大获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