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生死时速!飞机起飞半小时突然返航,214名乘客全部支持,原因很感人

2018-06-1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心脏病

6月9日晚,62岁的潘先生经历了艰难的生死时刻,在北京飞往温州的航班上他突感不适,急需专业救助。

幸运的是,乘坐同一航班的有六七名医生,出于职业本能,他们在听到飞机的广播后立即起身来到潘先生身边,迅速进行救治。

紧急救援之后,考虑到旅客的身体状况,航班最后紧急返航北京,将潘先生送到北京的医院救治。

1.jpg

医生对旅客进行紧急救治

航班乘客突然失去意识

医生第一时间跑去救助

6月9日晚8时30分左右,已经延误的国航CA1539航班起飞,从北京飞往温州。

9时许,潘先生突然大汗淋漓呼吸不畅,急需救助。

在听到广播之后,多名同乘的医护人员赶到乘客旁边。第一个跑过去的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一院)副院长、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卢中秋。随后,其他几名医生也相继赶来。妇科主任赵红琴、妇科副主任颜笑健,还有温医大二院的一名医生以及温州市肿瘤医院的两名医生在旁随时准备帮助。

卢中秋坐在42排,潘先生在36排,两人离得比较近。“我跑过去就掏出职工卡,确认医生的身份。”卢中秋副院长回忆,患者是一名60左右的老人,靠在座位上叫他也没有反应,“一摸,呼吸和心跳都没有。”

2.jpg

“潘先生当时意识丧失,全身青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检查后发现呼吸心跳骤停,颈动脉搏动消失。”赵红琴和颜笑健回忆了当时的情形。

从医29年的卢中秋立即安排大家把患者平放在座位上,准备好氧气袋,随后娴熟地进行胸外按压和心肺复苏。

按压了一两分钟,患者没有任何反应,再按压了两三分钟,患者有了呼吸,脉搏逐渐恢复,脸色也有了变化,意识转清,症状缓解。

但是,情况并不十分理想,用听诊器始终监听不到病人的心跳,“起初以为飞机上备的听诊器坏了,后来各自听了一下自己的心跳,发现能听见。”赵红琴医生说。

返航北京还是继续飞?机务人员向这几名医生咨询。“飞机上没有专业药物和急救设备,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再次出意外,患者很难再救回来。”

那时候返航只需半个小时,而落地温州的话还需要两个半小时,医生们判断病人的心跳非常微弱,建议飞机返航将患者送往北京的医院救治。

令人感动的是,飞机上共214名乘客,还有很多是已经飞行了十几个小时的华侨,但生命当先,得知伤者情况看后,没有人提出异议,都非常配合返航的决定。

3.jpg

飞机落地前,国航已联系好医疗救护人员等候在停机坪,当晚9时30分左右,飞机落地后这名旅客立即被送到最近的首都医院就医。

直到第二天凌晨一时许,包括这些医生在内的其他乘客才到达温州。

突发意外的旅客已安全出院

“非常感谢这些医生”

记者了解到,6月10日上午,潘先生已经出院,目前情况稳定,暂住在亲戚家休息。

他是温州瑞安人,今年62岁,此前和家人在北京旅行,事发当晚亲友共6人乘飞机返回温州。

送医后经过诊断,结果显示潘先生的心脏有血管阻塞的情况,他将在11日和家人坐动车返回温州。

“非常感谢这些医生,是他们救了我。”潘先生感激连连。

  9日下午,温医大附一院副院长、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卢中秋、妇科主任赵红琴、妇科副主任颜笑健一同接受了记者采访。

4.jpg

卢中秋谦虚地说:“这次突发救援是团队的力量,虽然在院内抢救了太多患者,但空中救援还是第一次,如果孤立无援的话肯定很紧张的。”

卢中秋介绍,心肺复苏最关键的就是三五分钟的急救时间,每延迟一分钟,患者抢救成功的几率就会下降7%-10%。

一场有惊无险的救援结束,好在旅客平安无虞,得知患者已经脱离危险安全出院,这些医护人员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来源:钱江晚报(ID:qianjiangwanbao),记者:汪子芳

■延展阅读

心肺复苏六步决:

双手拍肩辨意识,指摸颈脉判心跳; 

大声呼叫旁人助,急救电话快速打; 

侧跪松衣定好位,掌心翘起十指扣; 

上身前倾臂垂直,一秒两次手不离; 

清口捏鼻抬下颌,两次吹气要有效; 

三十比二持续做,不到成功不言弃。

另外,有老师提出,在现实心肺复苏救助过程中,这几点需要注意:

1.切勿乱抬颈;

2.检查判断有无呼吸不是用手指探测鼻孔,而是应该眼睛沿鼻尖看胸廓起伏6至8秒(专业医护人员可测颈动脉)

3.最新CPR急救规程可只做胸外按压不做人工呼吸

4.两人替换胸外按压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秒而非10秒。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