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诊疗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方面。2025版《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在叶定伟教授及专委会多位专家的主导下,延续多学科协作与国际化结合的本土化路径,围绕诊断提升、治疗策略优化及精准医学应用三大维度进行了系统更新。
基于我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偏低、公众筛查意识不足的现状,本次指南更新特别关注前列腺癌早筛早诊。前列腺癌筛查的长期数据显示:基于传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衍生指标已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同时,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的应用也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复合型的筛查方式使得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取得了较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虽尚未进入临床一线应用,但已在较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潜力,其高效、精准和相对低成本的优势也使其成为指南更新关注的重点方向。
伴随疾病分类体系的不断细化,前列腺癌已不再被简单划分为局部期与转移期,而是呈现出连续且多亚型的疾病谱,直接影响治疗策略的选择。为此,新版指南提倡以“局部治疗联合全身系统治疗”为核心的多元化、复合型治疗模式。根据患者具体亚型,合理组合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新型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从而实现对不同疾病阶段和生物学行为的精准覆盖。这一策略有助于避免患者因分层不清而错失最佳治疗窗口,同时也为复杂病例提供了个体化解决方案。
本次更新进一步突出了基因检测和精准影像在疾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的精细化全程管理,从而实现基于风险分层的患者管理策略。此外,大量数据支持前列腺癌“动态适应性治疗”理念,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患者管理的精细调控,推动前列腺癌管理从静态策略向动态、响应式决策转变。
为了让中国的前列腺癌患者享受到既有国际化前沿水准,又有本地化应用经验的指南,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在主委叶定伟教授及各位副主委的带领之下,在通过编写小组资料收集和多次指南热点问题讨论,最终达成专家共识,并将在正式发布后广泛开展指南解读工作,以更好地将指南内容转化为患者获益。
2025年CSCO学术年会前列腺癌专场设置也紧扣指南更新三大方向——诊断、治疗和精准,充分发挥了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的多学科团队优势,整合外科、内科、放射治疗科、放射诊断科以及研究团队等多方面资源,充分吸收国际最新进展,包括各大国际学术会议重要研究成果,并通过国际前沿与本土经验的结合,为与会专家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值得期待。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专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在国际会议、国际期刊等学术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分享中国经验。这种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我国前列腺癌诊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是一个不断追求最佳疗效和最低副作用的学科,医学工作者应具有极高的职业追求。中国学者应该从“追随者”,转变为定义前列腺癌诊疗中国特色的“引领者”,为自己设定具体的发展目标,比如突破前列腺癌早诊难题、解决转移性前列腺癌长期控制问题以及克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困境等。同时,不断通过治疗创新和研发突破,努力提升治疗标准,造福更多中国前列腺癌患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采写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朱耀 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