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甲状腺癌如何规范管理?15位专家娓娓道来

2020-05-26作者:壹生妇产学院资讯
头颈部肿瘤

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对CSCO指南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修订,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指南内容的修订与补充,既要“知其然”也应该“知其所以然”,理清更新背后所潜藏的机制,方能在临床应用时了然于心。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携手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及核医学专家委员会,专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医学生打造甲状腺癌云课堂,联合推出“甲状腺癌的规范管理”系列视频课程,从手术、核医学、放疗、内分泌、系统治疗几个方面梳理甲状腺癌的治疗规范。课程共分15讲,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带来的第一讲——甲状腺癌精准诊治研究解读(点此观看课程回放)已经上线,现将131I治疗相关内容择要整理如下,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

微信截图_20200526173045.png

131I是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不仅可以使用131I进行术后疾病状态评估,还可以进行残甲消融、辅助治疗及肿瘤治疗。

131I残甲消融

131I残甲消融能够实现功能意义上甲状腺全切,是一种可考虑的避免甲状腺补充切除术及其手术并发症的替代选择。此外,131I残甲消融使甲状腺球蛋白(Tg)成为可靠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便于疾病的随访监测,并且附加131I扫描,能够协助疾病再分期,是一种功在当下、利在未来的治疗选择。

不过,由于每位患者甲状腺切除后残甲状态不同,笼统处理患者并不能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因此分层剂量法残甲131I消融应运而生。该方法针对不同残甲残留情况,根据摄碘率和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对患者进行计量分层,以此实现不同131I剂量的残甲消融。与固定剂量131I残甲消融相比,分层剂量法残甲131I消融的成功率增加[94.2%(分层剂量)对70.7%(3.7GBq,固定剂量)],并且副作用(口干)的发生率降低[9.2%(分层剂量)对18.9%(3.7GBq,固定剂量)]。 

131I治疗转移性DTC

除此之外,人们在131I治疗转移性DTC方面亦有所尝试。其中,131I治疗淋巴结转移性DTC争议较大;但对于病灶能够摄碘、且能够从碘治疗中获益的肺转移性DTC患者,131I治疗目前尚无争议。此外,对于高功能转移性DTC患者,131I治疗收益较大,尚无其他治疗方法能够替代。接受患者131I治疗的患者往往能减少抗甲状腺药物(ATD)药物的使用,并因此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对于骨转移性DTC患者,131I治疗适用于所有摄碘转移灶,并可作为一线治疗使用,肿瘤较小、尚未侵犯骨皮质、或转移灶手术切除较为彻底的患者可获得治愈。但骨转移性DTC患者的131I治疗同样面临着尴尬:对于病灶较大、突破了骨皮质、或形成明确软组织肿块的患者,131I治疗效果较差,这样的患者可进行联合治疗尝试。

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

哪些患者无法获益于131I治疗?既往研究表明,以下三类患者极有可能无法获益于131I治疗,包括:① 病灶不摄碘的患者;② 病灶一部分摄碘,一部分不摄碘的患者;③ 即使摄碘,病灶在131I治疗后迅速进展的患者。此外,131I累积用量超过600 mCi(≥22.2 GBq),但疾病无缓解的患者;局部晚期,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以及髓样癌、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也有可能成为131I难治性患者。 

对于手术、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等治疗下病情依然进展的患者新型靶向治疗——激酶抑制剂等治疗尝试正在进行。其中,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是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靶向治疗药物,2019年版《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中将索拉非尼列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的Ⅰ级推荐(1A类证据),仑伐替尼列为Ⅱ级推荐(1B类证据)。

新型分子靶向治疗同样也面临着一些临床问题尚待研究解决:① 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甲状腺癌的相关总生存数据非常有限;② 现有疗效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③ 结果主要来自入组条件严苛的临床试验,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和不同;④ 最佳启动时机、最佳药物/方案未知;⑤ 单一分子靶向药物的最佳适应证如何尚未得到细化;⑥ 耐药后病情进展如何处理。


下期预告

5月26日晚8点,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李小毅教授将为我们细致讲解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原发病灶的外科处理(点此观看直播),壹生直播间不见不散~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