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腹泻患者应当考虑哪些病原体?哪些诊断性试验有助于病原体鉴定或暴发流行调查
建议:(1)应当检测伴发热、血性或黏液样便、严重腹部绞痛或压痛、脓毒症征象的腹泻患者的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弯曲杆菌、耶尔森菌、艰难梭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ⅠB)(表1)。
表1 感染性腹泻病原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应当通过培养评估STEC O157,并通过志贺毒素或基因组分析检测非STEC O157(ⅠC)。推荐用山梨醇-麦克康基琼脂或适当染色的琼脂替代品筛查O157H7 STEC;需检测志贺毒素来确定其他STEC血清型(ⅠB)。
(2)下列患者应做血培养:3个月以下婴儿、任何年龄具有脓毒症迹象或疑似肠源性发热、有全身感染征象、免疫功能低下、有某些高危因素如溶血性贫血、到过肠源性发热疫区旅游或接触过来自疫区、患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旅游者(ⅠB)。
(3)在非常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表1)检测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弯曲杆菌、耶尔森菌、艰难梭菌和STEC(ⅠC)。
① 有持续性腹痛的患者(尤其是伴右腹股沟区疼痛、有疑似阑尾炎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学龄期儿童)和有耶尔森菌病流行病学风险的发热患者,包括直接或间接暴露生肉或未煮熟的猪肉制品的婴儿,均应检测耶尔森菌。
② 有大量米泔水样便,或暴露于咸水、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或在出现腹泻前3 d到霍乱流行地区旅游的患者,应当检测粪便的弧菌。
(4)在可能暴发腹泻疾病的情况下(如共用同一膳食后出现多人腹泻或腹泻病例数突然出现上升),无论是否存在发热、血性或黏液样便,或其他严重疾病征象,都应当将细菌、病毒、寄生虫作为广泛的致病因素考虑,结合宿主和流行病学高危因素,并配合公共卫生行政部门,选择检测方法(ⅠB)。
(5)推荐用细菌培养、病毒和寄生虫检测,评估免疫功能受损的腹泻病例,尤其是中度和重度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广泛的鉴别诊断(ⅠB)。应当检测伴持续性腹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其他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隐孢子虫、环孢菌、卡氏肺囊虫、微孢子虫、结核分枝杆菌和巨细胞病毒(CMV)(ⅠB)。
(6)应当检测病程超过14 d的旅游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肠道寄生虫感染(ⅠB)。应当检测抗生素治疗8~12周的旅游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艰难梭菌。应当评估胃肠道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IBD)和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ⅠB)。
(7)临床医师的考虑包括对多核酸扩增试验结果的解释,因为这些诊断性试验是检测DNA而不是检测活的有机体(ⅠC)。
(8)应在公共卫生部门指导下,检测暴发性肠道疾病患者标本的肠道病原体(ⅠC)。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和微生物学会(ASM)关于腹泻病原体的检测试验见表2。
表2 根据病原选择抗菌药物
本文节选自《儿童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管理》
作者:范娟 李茂军 吴青 陈昌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