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 ICS单药并非慢阻肺的一线初始治疗方案,临床使用需要辨别获益人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英国慢阻肺患者使用含ICS制剂比例已从2014年的83.7%降至2018年的72.2%。英国ICS用药“拐点”的出现或与非ICS适用亚组人群停药、撤除用药相关。单独使用ICS非但不能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降低远期死亡风险,反而增加骨质疏松等不良事件风险。瑞典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19.9%使用ICS治疗的慢阻肺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骨质疏松相关事件,远高于未使用ICS组的12.9%(P<0.000 1);而高剂量ICS与任何骨质疏松事件显著相关(RR=1.52,95%CI:1.24~1.62)。
含ICS制剂的应用和撤除在不同亚组人群中反应不尽相同。在有频繁急性加重病史、高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慢阻肺患者中,含ICS制剂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加重风险。在血EOS≥300个/μl的慢阻肺患者中,撤除ICS反而增加急性加重风险(RR=1.63,95%CI:1.24~2.14)。上述循证证据均提示,临床处方含ICS制剂时需要辨别潜在慢阻肺获益患者、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处方用药。
2. 权威指南明确含ICS制剂的应用条件和撤除指征,个体化用药趋势明显:自2019年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global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增加了含ICS制剂应用条件的推荐(包括考虑急性加重病史、血嗜酸粒细胞水平以及既往感染史等,见表2)。2020年欧洲呼吸学会(ERS)率先提出无论患者是否存在频繁急性加重病史,血EOS≥300个/μl时强烈不建议患者停用含ICS制剂等撤除指征(表2)。2021版中国慢阻肺诊治指南将无急性加重病史、ICS使用无应答和反复肺炎、分枝杆菌感染作为ICS的撤除指征,并提出ICS减量需要循序渐进、密切随访(表2)。权威指南的更新再次展现医学界对慢阻肺患者中含ICS制剂个体化用药的倾向和合理用药观念的进步。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本文节选自《含糖皮质激素吸入制剂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合理应用》作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碧 刘文静 张毛为 张文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