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 ISC 华山特约】卒中后认知结局的决定因素和血管因素对恢复的影响——DISCOVERY队列的千人基线特征

2023-02-1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点击进入专题:

235-1.jpg

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组 徐非凡 徐佳洁


卒中后认知障碍和痴呆(PSCID)是全球范围内卒中后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PSCID常被归因为血管性因素,如缺血性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此外,脑小血管病,包括白质病变、微出血和皮质微梗死等,在卒中患者中也很常见,同样作用于认知结局[2]。大多数研究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经济差异、病前认知或功能下降、暴露于血管危险因素以及既往卒中史会增加PSCID的风险。卒中相关特征,尤其是卒中严重程度、病变体积、病变位置、多发和复发性,也会影响 PSCID的发生率[3]。预防卒中 PSCID 仍然是保护大脑处于最佳健康状态的策略基础。因此,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建立了DISCOVERYDeterminants of Incident Stroke Cognitive Outcomes and Vascular Effects on RecoverY队列,旨在阐明不同美国人群中大脑恢复力和PSCID易感性的机制。

 

202329日,来自麻省总院Natalia S Rost教授公布了DISCOVERY研究中前1000受试者的基线特征。


图片 1.png

 

DISCOVERY 是一项针对非痴呆性急性缺血性卒中 AIS)、脑出血(ICH)或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纵向、嵌套式、起始队列研究。


该研究是目前扩展最快、动态进展且样本数量极为庞大的研究之一。为了招募8000名非痴呆卒中患者,系统地评估其认知和功能结局,阐明不同美国人群中大脑恢复力和 PSCID 易感性的机制,其设计了一个研究网络,目前为止涵盖了39个研究机构,64个核心研究团队,283个临床研究人员团队。


图片 2.png

 

目前急性卒中事件与原先存在的脑病理改变,包括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而DISCOVERY研究的总假设是,在脆弱的脑内发生一次卒中事件(包括AISICHaSAH)可产生一系列集联式的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卒中后认知损伤或痴呆。相反地,遗传或环境因素或许能通过促进大脑恢复的代谢机制来防止卒中患者进展为卒中后认知损害或痴呆。

 

研究自2021352022101日共筛查5317名受试者,其中499名受试者存在卒中前痴呆,48名受试者未通过痴呆预筛69名受试者未通过简要版IQCODE筛查。最终研究纳入1000受试者,包括不同的卒中亚型、人种分布、常用语言、所处地理位置(城市/农村),极大地体现了样本选取的多样性。其中,AIS81.4%ICH10.8%aSAH 7.8%46.3%是女性。26.8%是黑人,5.1%是西班牙裔/拉丁裔。中位年龄 (四分位数间距) 62 53, 72)岁,各卒中亚型分别为AIS63 54,73ICH61 53,71),aSAH53 45,61)。根据病史资料69.2%的人患有高血压,52.2%患有高胆固醇血症,28.8%患有糖尿病,14%患有房颤。此外,21.9%的人有既往卒中史,16%有先前经检测证实的 COVID-19 感染。

 

作为卒中相关的主要指标之一,所有受试者的基线mRS中位数 IQR 1 1,3)。卒中前mRS在各种型中均为00,0),因此不会对卒中后的功能结局造成干扰。


图片 3.png

 

此外,受试者的基线NIHSS评分2 0,4),Barthel指数为95 65,100),提示NIHSS体现的神经损害的轻微差别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不同卒中亚型的功能结局。

 

图片 4.png

 

在认知功能方面,所有受试者的MoCA评分中为201624,其中3/4的人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近1/2的人达痴呆标准;此外,总人群与各亚型的MoCA评分随着基线NIHSS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受限于样本量,目前得到的相关性结果可能存在偏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图片 5.png

 

DISCOVERY研究结果表明,对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大规模、系统的评估是可行的。 对AIS、ICH和aSAH患者进行系统筛查能够发现仅凭病史无法察觉的卒中前痴呆。此外,尽管只有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受试者在卒中后也会表现出较差的认知能力,而卒中严重程度的量表也不能完全反映卒中引起的功能残疾程度,这提示明确PSCID的影响因素仍然是当务之急,并且对于制定个性化预测、预防、针对性干预和康复策略至关重要。


由于目前PSCID 的定义和分类、诊断时间、神经认知评估方法以及卒中后随访持续时间等缺乏统一的标准,该领域仍存在较大的挑战。然而,不断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巨大潜力。DISCOVERY未来的纵向评估和多模态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也有助于探索PSCID的发生率、发展轨迹和潜在机制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Pendlebury, S.T. and P.M. Rothwel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stroke and post-stroke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Neurol, 2009. 8(11): p. 1006-18.

2. Debette, S. and H.S. Markus,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on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0. 341: p. c3666.

3. Rost, N.S., et al.,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Circ Res, 2022. 130(8): p. 1252-127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