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为您读报】春节聊天,避开了“雷区”,还能聊点啥?

2019-02-0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为您读报

为您读报20190131.mp3

春节就要到了,大家喜气洋洋,准备过年。春节聊天的“雷区”大家都记住了吗?先来复习 一下。

跟小孩子聊天,不要问“学习成绩怎么样啊”“期末考试第几名”。

跟年轻人聊天,不要问“有对象了吗”“每月工资多少”。

跟中年人聊天,不要问“房子多大”“怀上了吗”“打算要二胎吗”。

可是,避开了这些不能聊的话题,有哪些话题我们可以试着聊一聊呢?

在这个全民关注健康的时代里,身为医生,谈笑间抛出点前沿的医学研究进展,比如疗效可期的新药啦、高端精巧的治疗手段啦、准确率惊人的人工智能诊断啦、曲折罕见的病例故事啦……应该可以让你收获一小批以侄子外甥、姨妈舅妈为代表的粉丝,说不定还可以披上C位光环。

在回家之前,抓紧时间翻一翻《中国医学论坛报》,或者用“壹生”APP,回顾一下最近的医学新闻和进展,挑几个话题作储备吧!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1月31日《中国医学论坛报》中是否有适合你的话题。

1.jpg

  • 多学科合作促发展,肿瘤心脏病学前景可期!(C1~C2版)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肿瘤治疗产生的心血管毒性可影响抗肿瘤治疗,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恶化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现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肿瘤合并心脏病患者群体也日渐庞大,肿瘤心脏病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随即应运而生,以“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本期报纸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北部战区总医院谢晓冬教授则介绍了肿瘤靶向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敬请关注。

链接: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的现状与未来 

链接:肿瘤靶向药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

  • 外婆的子宫孕育出外孙,中国首例子宫移植女子顺利分娩(A2版)

2019年1月20日18点19分,伴随着一声啼哭,中国首个、全球第14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宝宝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出生。

经伦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11月20日,西京医院妇产科陈必良主任等专家团队实施了中国首例人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将母亲的子宫移植给女儿。在进行子宫移植前,专家团队为患者施行取卵手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形成14枚胚胎并冻存,为后续孕育子女做好准备。

在连续监测移植子宫、改善子宫内膜情况后,专家团队将冷冻胚胎植入移植的子宫内,制订个体化免疫抗排斥用药方案,并定期进行超声、血药浓度、激素水平等监测,直到成功分娩。

详情链接 

  • 战果丰硕:2018年肝癌、乳腺癌研究进展盘点(B1~B2版)

在肝癌治疗领域,近年来,随着仑伐替尼、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等靶向药物以及PD-1/PD-L1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给广大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也让肝癌领域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而对于乳腺癌领域,2018年也是成果丰硕的一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以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SABCS)上,众多重磅乳腺癌研究结果相继公布,新型药物更是推陈出新,CDK抑制剂、PD-L1抗体等多种新药接连上市,让我们看到了乳腺癌治疗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本报官方APP“壹生”于1月初推出的“中国医学年度网络盛典”上,我们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教授,回顾了2018年肝癌领域的最新进展;邀请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和刘淼教授,针对2018年乳腺癌治疗取得的突破成果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将视频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肝癌盘点链接

  • 触手可及!谈人工智能与心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C4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持续增长。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伴随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智能医学时代触手可及。目前其在肿瘤检测、早期诊断领域已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在医学影像领域包括肺小结节、乳腺癌筛查等。但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涉足仍相对较少。在本期报纸中,浙江省人民医院王利宏教授将逐一介绍人工智能在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详情链接

《中国医学论坛报》刘金 编辑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1月31日《中国医学论坛报》,或“壹生”APP资讯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