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BMJ子刊:单身税了解一下!200万人大数据显示,未婚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上升40%-50%

2018-06-26作者:小姗资讯
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的人生,大概就是一个高大的建筑物,每一个建筑物都有其不同的支柱。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这些支柱是完全不同的。就我而言,爱情、友情、亲情是构建我人生殿堂最为重要的三个支柱。嗯……我不想其中任何一个支柱发生变化。那是我无法承受的重压。”

奇点糕第一次读到这段话,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但这三个支柱却一直没能三足鼎立。对,这儿有一只可怜的单身糕,虽然不是传说中的凭本事单身,对恩爱狗粮也有那么点儿抗性,但还是会咬手指满地打滚,羡慕嫉妒恨啊……

 

1.jpg不多说了,都是泪……

在近期的英国心血管学会会刊《心脏》上,一项集合了近200万人数据的荟萃分析让奇点糕的脑袋一惊,小心脏一吓:与结婚者相比,没结过婚的单身狗、离婚或寡居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会上升42%,死亡风险则会上升43-55%[1]!单着真的有害健康啊,奇点糕顿时有了找人扯证的想法……

现代医学,还没发展到能面对心脑血管疾病这个健康最大威胁[2],“胜天半子”的水平。因此,预防是对抗冠心病、中风这些强敌的重中之重,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都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危险因素,但有学者认为,它们只占到心脑血管疾病成因的80%,还有20%是未知原因导致的[3]。 

这些未知原因是什么呢?看来科学家们也和奇点糕一样,认同感情很重要,不少研究都探索了婚姻状况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2014年,《循环》上的一篇论文显示,未婚男性如果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死亡率是已婚男性的4倍[4]!但这么吓人的结论,还真不好说对形形色色的心脑血管疾病都通用,还有研究说,结不结婚没影响呢。

有争议,结论不统一,这种时候怎么办?上荟萃分析神器啊。这种综合各路研究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一直都是循证医学时代最强有力的证据。

3.jpg荟萃分析得到的证据,可信度比单项临床试验还高

开展本次研究的是英国皇家斯托克大学医院的团队,他们挑选了2000年至今34项探索婚姻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队列研究,参与的受试者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总共接近200万人这也是迄今为止数据量最大的同类研究了。

研究团队分析的第一个指标是婚姻状况与死亡率的关系。数据显示,比起已婚的受试者,不管是从未结婚、离婚还是寡居,单身都明显不利于我们的小心脏和血管,冠心病的死亡风险会上升43%,而中风死亡风险会上升5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离婚人士的中风死亡风险会飙升2.33倍。

4.jpg比起患难见真情,还是不生病最好

接下来就是发病风险了。整体而言,未婚者的发病风险会上升40%,其中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上升16%,但中风风险变化不大。对于心梗发作后的幸存者,婚姻状况也是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婚姻对男女患者的益处是基本相当的,这与过往研究只在男性中体现了保护效果有很大的区别。

从这些数据来看,婚姻简直就是保护我们,抗击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块神盾啊,虽说奇点糕想吐槽,平时吵架难道真的不会弄出火气,给疾病火上浇油么……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不以分手为目的吵架,都是秀恩爱吧。

论文通讯作者Mamas Mamas博士表示:“婚姻的保护效果,背后原因可能有许多,比如说已经结婚的患者,很可能被另一半推动,更加积极配合治疗。而比起未婚者,成家的患者经济状况一般更稳定,同时还更可能在患病早期就发现症状,并且一起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5]

 

5.jpg两人分担,困难减半~

不过,这项研究也是稍有缺陷的,除去队列研究本身的观察性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纳入未婚但已在交往的情侣,所有的受试者都是分为了已婚/未婚两类进行分析。已经脱单但还没结婚,说不定也能起到相似的效果呢。

参考资料:

1.Wong C W, Kwok C S, Narain A, et al. Marital statu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eart, 2018.

2.Naghavi M, Abajobir A A, Abbafati C,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mortality for 264 causes of death, 198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The Lancet, 2017, 390(10100): 1151-1210.

3.Wu Y, Liu X, Li X, et al. Estimation of 10-year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s[J]. Circulation, 2006, 114(21): 2217-2225.

4.Yokoyama H, Higuma T, Nishizaki F, et al. Marital Status and Long-Term Mortality of Male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2014.

5.

转自 奇点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