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鼓楼心法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

2024-06-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上期回顾

【鼓楼心法④】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策略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

阅读要点提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胰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伴胰腺弥漫性增大或局灶性肿块,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了解和掌握其规范化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特征


AIP分为2种亚型,1型为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lymphoplasmacytic sclerosing pancreatitis, LPSP),是IgG4相关多器官疾病在胰腺的表现;2型为特发性导管中心性胰腺炎(idiopathic duct centric pancreatitis, IDCP),与IgG4无明显关联。


  • 1型AIP常见,多见于50~70岁男性,常见症状包括梗阻性黄疸、腹部不适或腹痛、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有多饮、多尿和乏力。1型AIP常伴胰腺外表现,包括硬化性胆管炎、泪腺炎、唾液腺炎、腹膜后纤维化、间质性肾炎、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肺炎等。

  • 2型AIP患者通常更年轻,多发病于30~50岁,男女比例相近。2型AIP患者常出现类似于急性胰腺炎的腹痛,易伴发炎症性肠病。


影像学检查是AIP诊断的基石,增强CT、增强MRI、MRCP是诊断AIP的重要方法。AIP在增强CT和增强MRI的典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呈“腊肠样”外观,实质期可见低强化的包膜样边缘,称“胶囊征”,胰腺实质呈斑点状增强和延迟强化;也可表现为胰腺局灶性肿块,可见“导管穿行征”;少数AIP表现为多灶性病变。AIP在MRCP的典型表现为主胰管较长(超过1/3)或多处的狭窄、上游无明显扩张(胰管直径<5 mm),不十分典型的改变为局灶性或多灶性的狭窄、上游无明显扩张。此外,PET-CT可用于评估其他器官受累情况。


血清IgG4是诊断1型AIP、评估疗效及监测病情活动度的首选实验室检查方法。1型AIP患者60%~90%血清IgG4水平升高,但7%~10%的胰腺癌患者也有IgG4升高。如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2倍鉴别AIP和胰腺癌,特异度可提高至98%。2型AIP患者血清IgG4水平一般不升高。


超声内镜(EUS)可获取组织学或细胞学标本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是AIP重要的诊断方法。EUS引导下细针抽吸(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细胞学检查所得标本量少,对AIP的诊断灵敏度较低、特异度较高,主要用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对于影像学和实验诊断学疑似诊断AIP的患者,推荐首选通过细针穿刺活检(EUS-guided fine needle biopsy, EUS-FNB)获取组织病理学样本


诊断


《中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上海,2023)》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注重实用的AIP诊断标准


(点击查看大图)


临床工作中先行影像学检查,如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且有实验室检查和(或)胰腺外器官受累支持,即可初步诊断为AIP(A组)。如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或胰腺外器官受累仅有其一,建议采取EUS-FNB/FNA获取组织样本诊断AIP(B组),或排除胰腺恶性肿瘤后行诊断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治疗效果显著则支持AIP诊断(C组)。诊断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不长于2周,之后复查影像学判断胰腺或胰腺外病变改善情况。如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符合AIP典型表现,也可诊断AIP(B组)


治疗


AIP的治疗应重视个体化,治疗目标是减轻炎症、维持缓解、保护脏器功能,并尽量减少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AIP的治疗分为诱导缓解、维持治疗以及病情复发后的治疗。


1.诱导缓解


口服糖皮质激素是AIP首选的诱导缓解治疗药物,可予以泼尼松30~40 mg/d,或按照0.6 mg/(kg·d) 选择剂量,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一般在起始剂量治疗24周后进行评估,如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征象显著缓解可逐渐减量,以每12周减少5 mg为宜。


2.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


对胰腺弥漫性肿大、治疗后影像学缓解较慢或血清IgG4仍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的AIP患者,推荐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多采用泼尼松5~10 mg/d、维持6个月~3年的方案。对1型AIP患者,建议在病程中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血清IgG4动态评估疾病的活动度。


3.复发后治疗


AIP复发率较高,对病情复发的AIP患者,建议再次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数复发的患者可通过再次使用初始治疗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获得缓解,必要时可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或通过延长治疗疗程而更好地控制病情。


4.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减量或停药后反复复发的AIP患者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换用生物制剂。常见免疫抑制剂包括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对于生物制剂,多项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或依赖的AIP患者有效。


5.胰酶替代治疗


应重视AIP患者的长期随访,关注其复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胰管结石以及肿瘤的风险。对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AIP患者,建议给予胰酶替代治疗。



Take home message

  1. AIP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伴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分为2种亚型,1型AIP多见,常伴IgG4显著升高和胰腺外器官受累,2型AIP与IgG4无关,可合并IBD;
  2. 增强CT和MRCP是AIP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大,包膜样边缘和延迟强化,MRCP示主胰管不规则狭窄、上游无明显扩张;
  3. 对于影像学和实验诊断学疑似诊断AIP的患者,首选通过EUS-FNB获取组织病理学样本。
  4. 糖皮质激素治疗AIP效果良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课后练习题
  •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或提出您对于胰腺疾病诊疗的疑问,本次活动期间积极互动的老师,将有机会获得惊喜礼物!


  1. 下列哪些表现支持AIP诊断?(多选)

  1. IgG4升高>2倍

  2.  胶囊征

  3.  主胰管狭窄、上游无扩张

  4. 硬化性胆管炎、腹膜后纤维化

  1. AIP的治疗药物首选?分为哪几个阶段?(问答)


下期预告

【鼓楼心法⑥】胰腺假性囊肿内镜规范化诊治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更多内容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