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咖访谈丨赵明辉教授畅谈《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与CKD防治

2023-08-03作者:阳平资讯





【导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因多元,起病隐匿,患者长期处于无症状阶段,因此CKD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较差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逐年攀高,CKD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态势。


近年来,关于CKD评价和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快速涌现,但缺少适合我国国情、针对CKD患者早期评价与管理的高质量中文循证医学指南。为了促进CKD合理诊疗和规范化管理,改善CKD患者的健康结局,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组织专家(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遵循指南的方法学制订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


有鉴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赵明辉教授为我们解读《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的制定以及对临床实践的重要作用,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赵明辉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

亚太肾脏病学会(APSN)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肾脏疾病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和慢性肾脏病防治



CKD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早期筛查意义重大,血肌酐和蛋白尿是关键指标


《论坛报》:慢性肾脏病(CKD)的早期筛查、管理和教育,对于预防疾病发展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请问哪些人群需要进行CKD的筛查?主要的筛查内容包括哪些?

赵明辉教授:我国CKD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的特点。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CKD患病率约为10.8%[1],但其中很多患者患病而不自知,因此,对CKD进行早期筛查非常有必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数筛查出CKD的患者尚处于早期阶段,经早期筛查、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其过快向中、末期发展,甚至可能逆转,所以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关于早期筛查的对象和方式,我们建议无论有无危险因素都应每年进行一次早期筛查。又因为肾功能损伤是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筛查以检测血肌酐蛋白尿为主。我们可依据血肌酐的检测结果,估算肾小球的滤过率。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1~5期。同时,我们也可依据尿中白蛋白的浓度,对CKD患者进行分级。这两项内容构成CKD分期和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



依照国际国内最新标准制定指南将有力推动CKD防治


《论坛报》:您所在的北大医院肾内科是《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编写的牵头单位,能否请您谈谈,目前我国CKD早期筛查还存在哪些亟待改进的方向?该指南的编写和发布对于我国CKD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赵明辉教授:在指南编写的过程中,首先我们遵循了指南规定的证据等级寻找证据。同时按照我国指南的定义,在制定指南时有不同的人员参加,其中包括指南专家、一线医生、流行病学专家乃至部分患者。也就是说,这是根据国际国内最新的指南规定制作的。


第二,大部分指南和共识重点强调用什么药、怎么治的问题。而《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是对趋势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它介绍了发病的趋势、根据目前的证据能用哪些治疗药物。


此外,《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还提出了展望,我们希望参考本指南的人,为下一版指南的改进提供进一步详实的循证证据。这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工作,希望将来能有包括肾脏病学、预防医学、统计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进来。


过去早期筛查的主要任务是筛出CKD患者,明确其肾脏病分期,依据分期开展治疗。但因筛查率低,患者知晓率也低。《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将诊断前移,通过在医院以外的地方比如药店、养老院、社区服务机构等,提供诊断试剂、设备等,为老百姓提供可及性更高的血肌酐、蛋白尿检测服务。如此便可大大提高知晓率,一大批患者将从提早干预治疗中,获得可观的延缓肾脏病进展的收益。



降低尿蛋白、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心功能,SGLT2i进入指南具有里程碑意义


《论坛报》:我们留意到,相较于2012版KDIGO 《CKD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及既往国内外的CKD指南,在CKD的管理中,首次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纳入至CKD的药物治疗章节,且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您如何看待这一指南变迁?

赵明辉教授:这一变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体现了近些年CKD治疗的最重要的两个进展,一个是SGLT2i,它对心、肾的保护作用得到证实,另一个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无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甚至即使慢性肾炎,SGLT2i在降低尿蛋白、延缓慢性肾病进展、保护心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学会宣传、政策支持、战略重视,CKD防治助力健康中国


《论坛报》:请您谈谈如何助力《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的落地实践,提升整体CKD的诊疗水平?

赵明辉教授:助力指南的落地实践,我想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从宣传方面,我们要在专业学会中,比如中华医学会肾脏病专委会或预防医学专委会中推荐指南,要在中华内科杂志等权威杂志发布指南,同时我们还希望它可以进入全科,在家庭医生的层面上来宣传指南。第二,在行政和政策方面,我们希望相关部门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推动指南的宣传与实践。第三,我们希望CKD的防治能被纳入中国慢性病防治体系而作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相信CKD防治的工作一定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相互促进、互相转化、共同进步,医疗、教学、科研构成有机整体


《论坛报》:您深耕肾脏病领域多年,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都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就。能否结合您自身的经验谈谈,在肾脏病领域,如何促进医疗、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转化?

赵明辉教授: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教学医院工作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医、教、研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大数据临床研究、全国出院患者总结单、国家卫生行政或健康保险等机构获得的综合数据不难看出,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变,我们的疾病谱也随之变迁,那么我们的应对措施也应随之改变,我们教学生的时候也应按此并走。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糖尿病患者不到1%,而如今糖尿病是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由它引起的肾脏病也日渐增多,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与它相应的比重就应当提高,在学科建设上,就得有更多肾科医生研究糖尿病肾病。所以医疗、教学、科研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相互促进,互相转化、共同进步


此外,在医疗过程中,要思考哪些是关键问题,临床亟待解决的需求是哪些,这其中有一又有哪些是基本科学问题,哪些是临床立马就可以转化的,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来影响科研、影响教学,最终形成转化反作用于医疗,推动医疗的进步。



结语

作为第一份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病情、针对CKD患者早期评价与管理的高质量中文循证医学指南,《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为今后临床CKD的管理与治疗提供了规范的实践遵循。相信在更多学科和领域学者的合作努力下,未来CKD指南循证证据更加坚实,诊疗手段更加与时俱进,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为患者带去更多治疗收益。


参考文献

[1]Zhang L, Wang F, Wang L,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J]. Lancet, 2012, 379(9818): 815- 822.



本文的采访/撰稿/发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 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19427

有效期至:2024-7-27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