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及诊断标准

2023-05-2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

超声技术与诊断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英文简称HPS,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占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大概为5:1,且多发于第一胎足月产的婴儿。


微信图片_20210601104330.jpg


病理改变


幽门壁各层组织均肥厚以环形肌肥厚为主


01

临床表现及体征


临床上主要以呕吐为主要表现,一般在出生后2-3周左右开始,最早可发生于出生后1天,呈喷射状呕吐,进行性加重,呕吐物不含胆汁。


查体可见上腹部膨隆,下腹部则平坦、柔软,大部分患儿可见明显胃蠕动波;上腹部触及“橄榄形”肿块是幽门狭窄的特有体征。


典型的临床表现:见到胃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和喷射性呕吐等三项主要征象。


02

超声检查手法


患儿处于安静状态:

1  取仰卧位、左侧卧位或半卧位,观察患儿胃腔、贲门及食管的结构。

2   转右侧卧位,使胃内液体充盈胃窦及幽门管,于右肾上极的前方、胆囊的下方显示幽门管的横切面,并转动探头观察幽门管的纵切面,观察幽门结构及其蠕动情况。


03

超声表现


正常婴儿幽门管壁厚度<3mm,管长<15mm。

正常婴儿幽门管有规律开放,使胃内容物通过。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时,幽门呈实质性中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横切面呈“靶环征”,外层低回声环是幽门肌,中央幽门管壁呈高回声,纵切面呈“宫颈征”,幽门管呈“双轨征”。


动态观察,幽门无蠕动,幽门管无开放,胃腔扩张,胃壁蠕动增强,并可见逆向蠕动。

文献报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金标准:

幽门肌厚度≥4mm

幽门长径>16mm

幽门管腔内径≤2mm



作者: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  李洪

来源:超声技术与诊断

好文推荐


▶ 肠镜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

▶ TIPS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腹泻的用药选择及注意事项

▶ 胃镜检查前用药以及注意事项

▶ 抑制胃酸分泌药——奥美拉唑

▶ 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2020年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

▶ 医生让吃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到底是什么?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