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席Issac Teitelbaum为董捷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5月5日,第17届国际腹膜透析年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北大医院董捷教授荣获John Maher青年突出贡献奖。该奖是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为表彰在腹膜透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45岁以下青年设立的,自1995年开始,每3年或2年在全球评选一人。董捷教授是全球第11位获此殊荣的学者。
践行大医精神
董捷教授师从我国“肾脏病学之母”王海燕教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一脉相传的严谨治学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大医楷模影响下,完成了严格的医教研培训。博士期间,出于课题需要,董捷曾奔波于北京众多透析病人的家庭,看到尿毒症病人因病致贫、失业、甚至被家庭和社会遗忘,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立志要用简便有效、不影响社会功能的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腹膜透析正是符合这一理念的维持透析方式,它利用病人自身腹膜的半透膜特性,有效清除毒素和水分,极大地节约卫生和人力资源,非常适合在我国大力推广。当时,我国的腹透技术虽已兴起20余年,但临床基础和团队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治疗水平亟待提高。
因简单而美好
“因简单而美好”,正是董捷教授探索腹透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因个性简单而执着,她始终不忘初心,表现出不同常人的韧性,王海燕教授在世时,常笑谈这个爱徒有股不服输的牛劲儿。
2010年春节前,冬天格外寒冷,接连不断的腹膜炎病例,给北大医院腹透团队平添不少担忧。董捷教授和医护们反复讨论,认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病,首先应排除产品系统性缺陷。他们上报的详实病例,引起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北京市药监局的高度重视。然而,就在董教授团队焦急地等待处理意见的过程中,腹膜炎病例却仍在出现。他们如坐针毡,干脆直接到访透析液生产厂家去调研。他们详细了解产品生产、贮存和运输的全过程,并和质检部门反复切磋和讨论,之后终于发现了腹膜炎高发原因——可能是冬季气候寒冷引起导管变硬、皲裂,导致腹透管路漏液。他们的专业精神打动了生产厂家,紧急将大批新出厂的透析液调运到京,以最快速度遏制住北京市腹透人群腹膜炎高发风险。
让腹膜透析更加简单
如何让腹膜透析更加简单,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是董捷冥思苦想的事情。她深信,简单是一种艺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尽可能采取简单原则。
腹透操作需要病人以无菌技术,将自身腹透管和腹透液管路系统连接,若有不慎则可能引发腹膜炎。然而,紫外线照射、戴口罩帽子、“六步法”洗手,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不但浪费病人的时间,也禁锢了病人的活动范围,不利于社会回归。董教授团队设计的清洁操作仓,创造了迷你无菌空间,小巧便携,为病人提供了外出游玩、学习和工作的移动式换液空间。这项技术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并成功实施专利转化,为企业产品注册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腹膜炎是影响病人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至关重要。然而,根据国际指南推荐的腹膜炎治疗经典方案,需要经腹腔或静脉加入抗生素14至21天。这不但花费人力和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不利于病人依从性的维持。董教授团队完成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间隔5天腹腔加万古霉素配合每天口服拜复乐,可以达到和传统治疗相当的治愈率和复发率。这个更为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案,特别适合老年、视力和活动不便的腹透病人。
透析病人的营养不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常规评估、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传统用于评估肌肉蛋白质储存的方法昂贵、有侵入性,不便于掌握。董教授团队先后探索了肌酐动力学公式、人体测量公式和生物电阻抗公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均无满意的结果。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他们终于在腹透和慢性肾脏病人中,开发了全新的瘦体重预测公式,准确性和精确性都优于上述传统方法,为临床医护提供了一种在诊室快速测量肌肉蛋白质储存量的有效方法。
携手共创明天
董教授并未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她正在带领团队为进一步推广腹透技术做出更艰巨的努力。在全国各省市的调研中,她深刻地认识到,现行医疗卫生政策是制约腹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药占比对腹透液使用的限制,以及腹透相关医疗收费项目的缺如,必须要在我国新一轮医改中大力协助卫生政策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2016年以来,她一方面在全国性和省市级学术活动中,向肾科医护呼吁,鼓励大家携起手来,主动与政策部门沟通交流,撬动这层冻土;另一方面,她依靠北京医学会领导下的血液净化分会专家们,和北京市卫计委、医保中心和发改委领导反复沟通,并已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来,专家们递交的腹透9项手术项目和7项医疗收费项目已引起北京市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市腹透利好政策的落地指日可待。
因简单而美好,因无悔而心安!“不让外界的纷扰成为我们的羁绊,每天只做一点点,就会距离我们的目标近一些。”获得John Maher奖的董捷教授如是说,她将继续追寻理想的腹透治疗,让尿毒症病人过上无限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摘自 北大医院 肾脏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