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苏大附一院:精进专业,提升内涵,MDT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保驾护航

2024-11-28作者:论坛报鲁静资讯

86b373976c5cd3658f328021512a36b.jpg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繁多,具体类型超过200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病理改变复杂多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内容[1]。随着业内对ILD认识的逐渐深入,MDT已被证实为ILD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标准。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苏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苏州市临床医学中心,在ILD的诊疗方面已形成规范化诊治方案和系统化诊治能力。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独家专访了苏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涛教授及ILD MDT团队,现将访谈内容精简如下,以飨读者。

video


苏大附一院ILD MDT团队视频


陈涛 教授
成立ILD特色亚专科及MDT团队,规范疾病诊疗

陈涛教授介绍,ILD是呼吸科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病因很多,其中不乏一些疑难杂症。面对ILD患者,呼吸临床医生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职业暴露史等基本情况,还要关注患者既往在外院的就诊经历,其相关的检查和治疗结果会对疾病的诊治有极大帮助。近些年,团队陆续开展新的诊断技术如冷冻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持续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为了形成更加规范的诊疗策略,在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高度重视下,科室不仅成立了间质性肺疾病亚专科并将其作为科室临床诊疗特色之一,还成立了ILD MDT团队。作为ILD MDT团队的带头人,陈涛教授表示,目前,科室已经建立了一支高水平且稳定的ILD MDT团队,在与风湿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科室专家的合作下,团队成员定期讨论ILD疑难病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精准施治,多学科发力改善ILD患者预后

风湿科主任医师曾克勤教授指出,在风湿科就诊的患者中,结缔组织病出现肺间质病变的概率非常高,比如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炎症性疾病等,都可能会出现肺间质病变。这类疾病的诊疗可以参考相关指南,如《2018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等。指南重点强调了MDT多学科的协作的重要性[2]。此外,病情评估是疾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环节,疾病是否可控制或者是否有发展,同样需要多学科协作。


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郁义星教授表示,ILD MDT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诊疗方案,也为各科室医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放射科医生而言,此前,对于ILD的了解仅限于影像诊断报告,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具体分型关注较少。现在会和临床医生进一步关注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另外,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影像诊断有时难以确定,这时可以基于影像引导做穿刺活检,结合病理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病理科副主任医师郑玉双教授表示,ILD种类繁多,临床鉴别起来比较困难。ILD MDT为多个学科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桥梁。各方成员可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由此可以区分出疾病种类。因此,ILD MDT有助于患者的精准诊断治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文化驱动学科建设,创新药纳入医保实现多方共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成教授谈到,MDT会改变一些临床决策,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真正实现MDT高质量、高水平的运行,对于ILD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当然这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对于学科建设来说,高质量的MDT不仅能提升临床医生的疾病鉴别诊断能力,对影像学、病理学的认知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借助ILD疾病的临床研究,也会帮助学科向新的方向发展进步。他认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传承需要几代人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夯实基础和创新突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先进的科室文化。在科室文化的驱动下,重点学科的建设往往会取得更大进步和更多成绩


随着新版的医保目录实施,为ILD患者的抗纤维化治疗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此,陈成教授认为,药物是临床诊疗的重要武器,原研创新药进入医保意义重大。这不仅体现出药物的临床价值得到了包括医保部门在内的各方认可,对临床医生来说也有了更好的、可及性更强的治疗“武器”,最终实现患者、医院、社会多方共赢新局面。


示范引领促发展 交流协作开新局

2023年5月,由呼吸专科联合体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组主办,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体系建设项目总结和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科室荣获“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体系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优秀单位”,成为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治中心。谈及接下来的发展,陈涛教授信心满满。在ILD MDT方面,科室要加强与中日医院等国内先进医院合作,邀请知名专家共同参与ILD MDT。同时,团队成员也要持续学习,加强对外交流,提高自身实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12):1176-1188.

2.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风湿病相关肺血管/间质病学组,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2018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18,57(8):558-565.



本文仅供医药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码:PC-CN-105078
有效时间:2027-10-22


Tips

( 项目介绍 )


为提升临床医疗机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的支持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于2021年12月正式启动“领航计划——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示范项目”(下称“领航计划”)。“间质性肺疾病 多学科守卫者”——ILD MDT团队系列宣传片作为领航计划的子项目之一,通过对全国三甲公立医院优秀ILD MDT团队深入挖掘和宣传,树立诊疗标杆,突出诊疗特色,交流经验做法,以期提升医院及社会对ILD的重视,助力健康中国2030落地实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