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普通人群中,肥胖往往伴随着死亡率的上升。然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中,情况却截然不同,多数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与更低的死亡率相关,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流行病学”。一般认为,体重过轻的HD患者中普遍存在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是导致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而在腹膜透析(PD)患者群体中,体质指数(BMI)与死亡率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
与此同时,糖尿病(DM)作为全球范围内引发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在透析患者中,糖尿病、BMI与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旧扑朔迷离。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糖尿病合并ESRD患者的BMI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5月,Renal Failure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mortality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nd - stage renal disease is different in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属于回顾性队列研究,其数据源自瑞典肾脏登记系统(SRR)。研究涵盖了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的3235例接受维持性透析的糖尿病患者,其中HD患者有2452例,PD患者为783例,平均随访时长为3.9±3.5年。
研究排除了透析时间不足2个月,以及在研究期间中途变更透析方式的患者。之后,按照WHO标准,依据BMI均值将患者分成6个组,并以18~25 kg/m²这一组作为参照。研究运用时间依赖性Cox模型,针对BMI均值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展开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同时对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合并症等因素加以校正,以此评估BMI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为BMI随时间的变化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期间,有1688例(53%)患者离世,其中HD组死亡1275例,PD组死亡413例。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在HD患者中,BMI≤18.5kg/m²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升高,风险比(HR)达到1.94(95% CI 1.47-2.54);相反,BMI处于25.1-30 kg/m²(HR=0.84)、30.1-35 kg/m²(HR=0.66)以及35.1-40 kg/m²(HR=0.65)区间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表1,图1-2)。
表1 HD患者BMI和全因死亡风险间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图1 基于HD患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的全因死亡风险HR
图2 根据BMI分层的HD患者生存曲线
然而,在PD患者中,经过多变量分析后发现,各个BMI组与死亡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关联。进一步分析还显示,HD患者从基线到随访期间的BMI均值变化与死亡率相关,而PD患者的BMI随时间的变化对死亡率并无显著影响(表2,图3-4)。
表2 PD患者BMI和全因死亡风险间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图3 基于PD患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的全因死亡风险HR
图4 根据BMI分层的PD患者生存曲线
此研究证实了在糖尿病合并ESRD患者中,HD与PD患者的BMI-死亡率关联存在显著差异。对于HD患者而言,低BMI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超重和肥胖反而与生存获益相关;但在PD患者中,并未观察到BMI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该研究为临床医生评估糖尿病合并ESRD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关键依据,提醒医生关注患者BMI时,需充分考虑透析方式及BMI的动态变化。这也启示我们,不能仅依据单一的BMI数值评估患者预后,应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为患者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策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风险。
供稿人
解军委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肾病科 主治医师
来源:郑大一附院中西医结合肾病科
查看更多